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富民增收效应显现 期待5年后质的飞跃

  中国绿色时报8月4日报道(作者:左孟孝 潘芳 郝燕湘 杨超 欧国平 孙小兵 邓泽林) 近日,国办督查室会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有关司局的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到油茶重点产区湖南省耒阳、常宁、浏阳和江西省丰城、渝水、袁州等县(市、区)实地考察了油茶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加工企业,与基层干部、种植大户、农民、企业经营者、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对两省油茶产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两省油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籽提炼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是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目前全国油茶面积约4500万亩,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区。湖南、江西是我国两个最大的油茶主产省,两省油茶种植面积和茶油产量占全国的2/3左右。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调动了各地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两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措施,优良种苗生产供应充足,新造油茶林、低产林改造面积稳步扩大,油茶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一、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两省都把油茶产业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以省领导为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分别制定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长期规划,明确油茶产业发展目标。湖南省在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油茶管理办公室,全省14个市(州)、80多个县(市、区)政府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两省许多县(市、区)把油茶开发列入干部考核目标,签订责任状,明确分工,落实职责,一级抓一级,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常宁市白马油茶种植基地,我们看到一串醒目的大标牌写着“油茶不垦复,干部不称职”。当地干部说,群众对树立这个标牌非常认可,不让破坏,几年来一直完好无损。   二、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目前国家对新造油茶林给予每亩200元补贴,此项政策反响很好,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两省加大了对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两省财政设立了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均拿出5000万元对各市、县油茶产业发展给予补贴和奖励。同时,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明确任务、分头实施”的原则,整合财政、发改、国土、林业、移民、扶贫等多项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各市、县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通过免费提供优质良种苗木、补助抚育管理费、发放肥料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民种植高产油茶。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农民新造油茶林每亩可获得各级补贴625元,两省其他地方农民种植油茶每亩补贴一般为400元-500元。湖南省耒阳、常宁等地对老油茶林低改垦复,每亩补助50元-300元;对利用林权抵押贷款新造油茶林50亩以上的,市财政给予贷款贴息。   三、油茶良种种苗生产供应充足。发展油茶产业,种苗是基础,良种是关键。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江西省)和湖南省林科院的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数十个亩均产油量40公斤以上的优良品种,满足各地不同的需要。两省加强种苗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林业局“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种源、苗木去向清楚)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规定,油茶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目前高产优良油茶种苗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前两年还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了有效缓解。现在农民种植油茶选择品种的余地很大,许多地方用上了两年生的容器苗,既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又缩短了油茶生长周期。   四、油茶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高。2008年以来,湖南省新造高产油茶林139万亩,高标准垦复抚育280万亩;江西省新造高产油茶林132万亩,低改垦复200多万亩。目前油茶发展势头很猛,大量民间资金投入到油茶产业上来,许多大户积极承包林地发展油茶种植和低产林改造,种植规模一般几百亩到几千亩,一些企业规模达万亩以上。湖南神农集团2010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新造油茶林1.3万亩。澳门高氏集团在江西投资1.4亿元,建成1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江西省新余市的种植大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油茶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后期回报高。前4年每亩需投入约3000元,从第五年开始收获,到第八年达到盛产期后,2年的收入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而且稳定收益期长达几十年。规模越大的企业和大户积极性越高,一些地方可流转林地已满足不了大户的需求,林地流转费用看涨。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低产林改造的潜力也很大。湖南省耒阳市南京乡通过推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茶油产量由原来每亩4公斤-5公斤,提高到20公斤-3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方干部告诉我们,5年后全国油茶产业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油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总体看,目前油茶产业发展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但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开始显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琴北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该村成立了油茶协会,全村93%的山地都种了油茶树,2003年以前种植的320亩油茶已进入丰产期,2006年种的600亩油茶去年产量达到每亩40公斤-50公斤(折油),油茶为全村人均增收600多元,过几年收入还会成倍增加。基层干部说,大规模发展油茶,一方面农民的林地流转费用由几年前的每亩5元-10元上涨到每亩40元左右,另一方面对油茶进行管护和果实收获都需要大量的当地劳力,每个工日70元-100元,对增加农民收入作用明显。   六、经营机制发生新的变化。调研中发现,各地明显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大户投入巨资,纷纷扩大种植规模,调研组去的几个地方近几年新造的油茶林80%以上都是企业、大户经营;另一方面,多数农户对发展油茶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受资金有限、劳力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他们更愿意将林地流转给企业、大户经营。许多大的种植基地都是以企业经营为主体。湖南江山公司在常宁市荫山镇租赁3万亩山地营造油茶林,同时租赁了老油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大户承包经营发展较快,大多采用租赁经营或股份经营合作模式,按约定支付林地租金或按经营收入比例分成,促使油茶林向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户主流转。一些地方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按照“乡村引导、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销售,这种方式农民能够分享油茶发展带来的收入。   油茶产业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两省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开局和明显成效,但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扶持资金投入标准偏低。油茶产业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从栽种到进入收益期一般需要5年以上时间,每亩需投入资金2500元-3000元,仅第一年整地、栽种、施肥等就需投入1200元-1800元,一般农户无力承受。2009年以来,国家对新造油茶林每亩补助200元(今年标准提高到了每亩300元)。各地反映,目前的补助标准偏低,补助资金只能满足优良种苗费的需要;补贴范围小,没有纳入到基地县的就没有这项补贴。此外,油茶栽种后到收获的几年间,抚育管护十分重要,也需要大量投入,目前国家缺乏这方面的资金补助。江西省一些地方反映,在油茶发展项目中只安排了造林经费,而没有安排工作经费,影响到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的积极性。   二、一些地方管理方式仍然粗放。据专家介绍,油茶林“三分造,七分管”,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其产量不会比传统油茶林高多少。但是目前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造林、轻管护的现象。部分农民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以为栽种了良种就可以保证高产,忽略了后期管护。有的农民即使进行了抚育管理,也比较简单,基本停留在除杂、挖翻垦复上,一些有效的管护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两省70%以上的油茶林都是树龄老化、亩产茶油仅5公斤左右的低产油茶林。多数农民对这些老油茶林采取粗放经营,满足于自然生长,捡拾“露天财”,不愿意投入资金和劳力进行垦复改造,更不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更换新的高产品种。   三、贷款难问题突出。在调研中,企业、种植户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发展油茶生产贷款难。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湖南省耒阳市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农村信用社开展了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支持油茶生产的业务,受到企业和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农村信用社每年用于油茶产业的信贷资金仅3000余万元,只能满足全市发展油茶资金需求的15%左右。多数地方反映,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满足率低,企业、大户贷款都很难,普通农户贷款更无着落。此外,有的农户反映,涉农信贷周期短,对油茶产业不适合,希望国家能完善信贷政策,同时在利息上给予适当补贴。   四、茶油加工能力明显过剩,产品缺乏统一标准。目前两省茶油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能过剩。江西有油茶加工企业300多家,年加工精炼茶油能力8.8万吨,而实际年加工茶油仅1万多吨。我们在湖南衡阳金拓天公司、江西青龙高科两个较大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看到,加工设备全部闲置。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年生产线仅开工2-3个月,每到收获季节,许多加工企业为了抢夺油茶果资源,不惜降低收购标准,导致设备及加工工艺落后的企业生产出来的茶油质量得不到保证。地方反映,目前油茶大多沿用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标准,尚没有统一的检测和分级、质量标准,对茶油调和油中茶油含量也没有具体标准。一些企业仍存在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现象,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加大扶持力度 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战略举措,对促进生态建设、提高食用油保障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国家资金投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建议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扩大油茶基地县的扶持范围,将主产省各县都纳入国家油茶补贴范围,逐步实行普惠制,对新造油茶林都给予补贴。二是对传统低产油茶林改造和新造油茶林前三年的抚育管护予以适当补贴,以促进各地加强对低产林改造和新造林的抚育管护,确保实现高产稳产。三是将油茶种植全部纳入良种补贴范围,逐步实行良种补贴普惠制。四是适当安排项目管理工作经费。可比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适当安排县级项目管理部门一定比例的管理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前期规划、实施方案及作业设计的编制和项目督导验收等。五是加强开发油茶茶果采摘机械设备,将油茶开垦种植中使用的林业机械纳入农机补贴,鼓励林农配购一些便携林业机械。   二、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增强油茶产业发展后劲。建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油茶产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一是加强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培训,让农民真正掌握到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促进增产增收。二是加强优良种苗的研发,支持科研部门不断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油茶优良新品种。三是加强先进茶油加工工艺和剩余物综合开发,提高油茶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三、加大金融行业对油茶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行业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扩大信贷覆盖面,推动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延长贷款期限,简化信贷程序。进一步加大对油茶产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力度。   四、加快制定出台油茶产业相关标准。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修订和颁布实施油茶种植、茶油质量分级、检测等标准,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 附件:

相关稿件:
网上赌博app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 365BET官方网站 澳门威尼斯人博彩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