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布局提速,三晋绿色版图渐次清晰

  中国绿色时报11月28日报道(记者:赵虎敏)各种迹象表明,山西林业生态建设正朝着设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截至11月中旬,山西省已完成造林431万亩,占年度任务450万亩的95.8%,为“十二五”期间绿化山西建设打响了头炮。   绿色政策纷纷出台   对于绿色,山西有着浓厚的情节。   2010年,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干部大会上强调,栽树就是栽人文,就是栽历史,就是栽政绩。   2011年,山西省省长王君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上指出,造林绿化事关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紧抓实……   决策层精心呵护,绿色政策频频出台。   2009年,山西首次召开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纷纷出台。   2010年,省人大制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要求加大煤炭可持续发展“跨区域生态治理”资金向林业建设的倾斜力度,煤炭企业从吨煤10元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划出不低于20%用于本矿区和煤矿所在县(市、区)造林绿化及沉陷区治理。其他资源型企业也从经营利润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造林绿化。   各地也在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2011年,太原市制定《关于加快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凡认养的国有宜林地80%必须绿化,20%可按程序开发。   晋中市规定今后造林绿化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市级财政不低于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1%,县级不低于3%,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相应增加投入比例。   长治市今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林业达7.3亿元,从煤炭企业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提取30%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全市各种渠道投入林业资金超过10亿元。   据统计,今年全省林业总投资将达70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35亿元,市县、社会和个人投资35亿元。   绿色氛围愈加浓厚   2010年,《山西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出台,推出创建林业生态县的详细标准,制定了创建林业生态县的激励机制。省政府每年命名表彰一批林业生态县,对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的县(市、区),授予“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称号,每县奖励30万元。   由此,全省掀起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的热潮。   2010年,右玉、祁县、壶关、阳城、夏县等5个县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全省形成创建“林业生态县”你追我赶的局面。   2011年,全省又有10个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按照省政府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省将有30%的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到2020年有80%的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   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山西各市县在造林绿化中,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吕梁市大力推进红枣、核桃、仁用杏“三大覆盖”工程,全市干果经济林面积超过500万亩,年产量突破3亿公斤,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阳泉市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规定对新发展核桃进行补助,凡通过林业主管部门验收,达到一二级苗木标准的核桃苗均享受每株8元的财政补助,对集中连片发展的良种核桃基地,市、县两级财政连续8年向农户进行直补,补助标准由每年每亩170元提高至200元。对通过林业主管部门验收的本地培育的核桃苗木,市县两级财政每亩一次性补助由350元提高到2000元。截至目前,全市新发展核桃24万亩,加上原有的3万亩,总面积达27万亩。   截至目前,山西省林业总产值已达18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3倍,干果经济林面积已达1300多万亩。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干果经济林、森林旅游、种苗花卉、林产加工为主导,以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灌木林利用、林下资源开发为补充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附件:

相关稿件:
博彩網站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太阳城娱乐 澳門太陽城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