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1月16日报道(记者 钟南清 通讯员 何万存)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江西省林业厅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江西省林业厅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全国性荣誉。
近年来,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林权制度改革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为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营造出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林业建设事业的“双丰收”。
重视理论学习,锤炼干部职工队伍
江西省林业厅党组认识到:一个行业,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人”这个基本点上,要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
他们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厅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厅党组紧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瞄准现代林业发展方向,每年组织4-5次中心组集体学习,每次选准一两个课题,采取全封闭形式,促进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他们还将中心组集体学习与全体林业干部共同学习相结合,把良好的学风延伸到基层一线。
江西省林业厅先后邀请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繁荣生态文化、发展林木种苗和油茶产业等方面的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辅导;先后对200多名青年干部进行轮训,举办10多期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了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各支部也结合工作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板报和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干部职工队伍,江西省林业厅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江西省林业厅机关先后被评为第十一、十二届“全省文明单位”,“省直十佳文明机关”、连续六届获“省直文明单位”,省木材流通监督管理局等8个厅直单位获得“省直文明单位”称号,厅办证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文明窗口”、首届“省直巾帼文明岗”。厅直单位林业规划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定南野猪塘木材检查站团委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省航空护林站、玉山梨园木材检查站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有3名同志被省直机关评为“百优十杰青年”。
打造林业品牌,推进事业不断前进
江西省林业厅通过持续打造林业品牌,不断推进林业工作向前迈进。
2004年在赣鄱大地开展的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受到了广大林农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林业改革的一面旗帜。
2007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武宁县视察林改工作,盛赞这场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林改期间,林业厅2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宣讲政策、勘定界址、调解山林权属纠纷、传授林业知识。在3年多的时间里,每个党员干部每年下乡抓林改的时间都在100天以上,多的超过150天。目前,林权主体改革基本结束,全省林地产权明晰率达98.5%,集体林地分山到户率为82.5%,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分到了山林。江西省林改工作也由此入选“江西省改革开放30年十件大事”。
2008年,江西省开始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3年来,全省投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各项资金达189.1亿元,共完成造林1352万亩,完成国省道以上通道绿化1.09万公里、县乡公路绿化1.5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绿化为骨架的城乡绿化大格局。
如今,抚州汝水森林公园、新余孔目江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景观相继建成,全省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升,“一大四小”工程真正成为了德政工程和老百姓满意工程。
为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江西省林业厅每年还从厅里抽调干部,组成几十个督导组,到市、县、乡督导和宣传“一大四小”工程,并严格督导考核通道绿化和城市绿化工作,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