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3月4日报道(作者 张月) 3月3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在泰国曼谷开幕。泰国总理英拉·钦那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公约》常委会主席奥伊斯坦·斯道克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和《公约》秘书长约翰·斯坎伦分别致辞。
本次缔约国大会为期12天,3月14日闭幕,将讨论由各缔约国提交的71份《公约》附录修订提案,以及78份政策性文件,涉及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管理、立法、执法以及发展战略规划、财政预决算等,最终将作出一系列决议、决定。
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政府、100多个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约200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为团长,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等部门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公约》管理机构组成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中药协会、香港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小组等行业协会也派代表与会。
大会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全面参与各项议题谈判的同时,将重点关注大象、老虎、犀牛、赛加羚羊、藏羚羊、鲨鱼、龟鳖类、热带木材等敏感物种议题,以及改善《公约》透明性、执法与遵约、从海上引进、非致危性判定等综合性议题。张建龙和相关代表团成员还将分别出席打击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跨境团伙犯罪部长级圆桌会议、第一次野生动植物执法网络全球会议、打击野生动物创新执法战略暨强化法治大会等一些重要边会。
据悉,《公约》于1973年缔结,1975年7月正式生效,目前有178个缔约国。《公约》通过制定监管物种的附录、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促进国家履约立法和执法、对违约方实施制裁等措施,来规范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活动,以达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公约》实施40年来,在促进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规范化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约》缔约国大会是《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每两至三年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讨论各缔约国提交的对《公约》附录所列物种进行修订的提案,调整有关贸易的管制范围;讨论《公约》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修订和制订一系列决议和决定;对《公约》缔约国大会下设的常务委员会、动物委员会、植物委员会进行改选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约》的履行,自1981年加入《公约》以来,在实施濒危物种的贸易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国家履约立法和执法、开展保护濒危物种宣传教育和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履约协调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履约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