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鸟儿由南向北迁徙结束,今年的“爱鸟周”活动也结束了。但是由“爱鸟周”引发的人们对鸟类保护和对生态的关注永远不会结束。
“爱鸟周”活动是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坚持长期开展,意在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公益活动。如今它被大多数人知晓,成为人们为自然、为生命讴歌的节日。
自1981年开展“爱鸟周”活动以来,32年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坚持不懈,探索创新,终于让爱鸟护鸟的理念从城市深入乡村;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公众牢牢吸引;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聚集起来,参与到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来。
今年3月31日,湖北京山春意盎然。简朴而隆重的第32届全国“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现场,还有南方16省(区、市)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14个省(区、市)40多所学校校长、50多支来自全国的观鸟队伍,以及上千名可爱的中小学生。
他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双欣赏鸟类之美的眼睛而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捧着一颗爱护鸟儿的滚热之心而来。
的确,自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确立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以来,30多年风雨砥砺,中动协带领全国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围绕林业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宣传卓有成效的生态公益活动和生态文化活动。中动协始终把“爱鸟周”活动当作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抓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将“爱鸟周”活动打造成深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活动。
今年的“爱鸟周”活动,精彩绽放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第一个春天。今年的“爱鸟周”活动,拳拳爱心舒展在天蓝云白、树绿花红的美丽家园。与以往相比,今年的“爱鸟周”活动:
深入基层,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32年来,“爱鸟周”活动多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举办,爱鸟护鸟理念已深深刻入城市居民脑海。从今年起,中动协强调全国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走入基层、走入乡村,在鸟类栖息地、在人与鸟儿接触更广泛的地方,宣传鸟类保护和生态保护。
充分利用生态文化形式,展现生态文明魅力。除举办大型“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外,中动协及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还在各市(区、县)的文化广场、公园、自然保护区、学校、社区等地举办多场以爱鸟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以及倡议签名、爱心传递、书画摄影展览、剪纸艺术展览、影视作品展播、征文比赛、知识讲座等吸引公众乐于参与、积极发挥个人力量的生态文化活动。同时,他们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快速的传播平台,聚集了数百万网友“围观”、“分享”、“力赞”。
面向学校,突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将由他们承担。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一直是中动协十分重视的工作之一。此次“爱鸟周”活动,将相关内容与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紧密相连:召开“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深刻探讨如何围绕“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生态保护理念;走进基层校园,开展爱鸟护鸟互动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接受保护教育。
动员广泛,牢牢凝结社会各界力量。鸟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朋友。爱鸟护鸟、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连接政府和社会的平台,中动协在“爱鸟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之时,鼓励社会能量大量涌入,通过开展“网络爱鸟周”活动、《绿野寻踪》走进京山县各小学保护鸟儿活动、德国美乐时望远镜公司推动科学观鸟活动、佳能公司濒危物种保护项目-爱鸟活动、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承办野生鸟类摄影图片展活动等,让社会关爱鸟类保护“正能量”有效释放,让“爱鸟周”这一与生命结善缘的活动成为家喻户晓的“保护节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斗号角已经吹响,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之路已经踏上。
“爱鸟周”活动作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应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昂扬向前、不断发展,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军之中,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