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空气质量与健康高峰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出席论坛并讲话。
陈竺指出,举办本次高峰论坛,是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动员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为加快解决空气污染等损害公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献计出力,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懈努力。
陈竺强调,空气污染,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都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环境风险。空气污染的程度越严重,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健康状况就会越差,由呼吸系统感染、肺癌和心脑血管疾患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会越重。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室内空气污染每年会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会造成130万人死亡。今年年初我国中部、东部地区发生的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期间,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与往年同期相比,发病率明显攀升,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急诊患者增幅就达124.73%。由此可见,空气污染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采取强有力措施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
陈竺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一条既不破坏生态,又能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路子至关重要。治理空气污染,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
让我们加快步伐,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行动,为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多献良策,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再立新功。
陈竺向北京林业大学授予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宣传教育基地”牌匾,并为该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授旗。
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领导小组秘书长刘峻杰主持论坛。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作论坛主旨讲演,题目是《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空气质量》;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报告的题目是《雾霾与健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的演讲题目是《提高空气质量的主要路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也在论坛上围绕主题作了报告。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作论坛综述。
吴斌说,生态系统的健康支撑着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安全保证。关注人类健康,必须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要重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消费方式。
宋维明指出,空气污染的治理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和机遇。单纯以控制排放、牺牲经济发展来实现目标是不现实的,必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力量来达到绿色控制、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应用生物措施治污治本的不二选择。
宋维明说,治理空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是关系到全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大事。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北林大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研究——“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林业高校应该依托科教优势,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去。他建议,强化政策引导,高度重视林业科学研究。站在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上看待林业教育。重视发挥林业高校在改善空气质量中的作用。
论坛由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领导小组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承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