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8月30日报道(记者 焦玉海) 今年11月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35周年,由新华社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主办的“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活动,以且行且看且听且感的方式,将绵延4480公里、占国土面积42.4%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展现在网友面前,引发网友由衷赞叹。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在三北工程中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将积极投身生态建设,让美丽中国早日成为现实。
“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活动于8月11日启动,为期2个月,新华社和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的媒体共同参与。报道采取多媒体采集、行进式报道方式,由精品通讯引领,涵盖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推出多样性、系列化产品,并统一包装、集成展示。与此同时,活动还充分利用新华社各类自有终端和聚合平台以及社外媒体交互平台,吸引广大受众参与,开展体验性反馈,形成新闻报道的互动与合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东北到华北,从华北到西北,三北防护林如一座屏障,庇护着近10亿人口和无数繁华的都市。通过报道,数以万计的网友被这一位居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首的伟大创举所震撼,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许多网友用“竖起的大拇指”、“跳动的红心”、“V5”等图标接力回帖。“没有三北工程和几十年的造林,恐怕北京早晚会成为楼兰古城”。网友“红泥”的评论得到诸多网民赞同。网友“戴安娜”对因种树被家人当精神病人的陕北汉子张应龙由衷敬佩:“有些人一生的长度是需要我们仰视的。”网友“滑兴伟”说:“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和这些造林英雄一样。”网友“多个视角看问题”说,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者用自己的多半生去治理荒漠,牺牲自己造福人民,他们是新中国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