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古树名木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渊源和人文情怀,从一个侧面彰显我国悠久的生态文明历史,30集生态纪录片《中国古树》将于10月1日9时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每日播出1集。
《中国古树》由国家林业局和央视联合摄制。为了精益求精,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学者选取了全国上百种古树名木,供央视摄制组筛选,并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最终确定了具有典型性、故事性、科普性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30种古树名木。所选古树地理范围覆盖了西藏、新疆、福建、浙江等20个省(区、市)及香港地区,栽种朝代包括汉、唐、宋、元、明、清等。其中有与华夏文明同生长、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轩辕手植柏”,展示儒家文化的“孔子手植银杏”,一木成林、因著名作家巴金作品《鸟的天堂》而闻名于世的古榕树……通过讲述它们连接古今、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生态文明的故事,系统介绍了中国古树名木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保护现状和生态意义。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被誉为“绿色的活文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一直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此次与央视合拍纪录片《中国古树》,旨在唤起全社会对古树名木的关注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