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木材战略储备,源于基层的创新实践

中国绿色时报10月24日报道(记者 焦玉海 通讯员 李瑞林) “这是我们老林业人的一个梦!山不仅要绿,还要能出材,像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样,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好木材。”今年57岁的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副场长林有乐说。一辈子干林业,一辈子在国有林场工作,林有乐依然清晰地记得从福建林校到洋口林场报到的日子:1980年1月31日。
  也是一位老人,同样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林业事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唐守正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我国18亿亩耕地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45亿亩林地、30亿亩森林面积,如何才能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解决我国木材的基本自给?
  两位老林业人,一个来自生产第一线,一个是我国林业科技的领军人物,在中国林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珍稀树种、大径材等珍贵木材资源的培育,关注着木材安全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首创源于基层实践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来源于基层林业职工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基层林场、务林人实施参与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成立于1954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下辖7乡1镇、8个分场。绿水青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金洞最大的财富,而这些无时无刻不在生长着的绿色财富让金洞后发优势更加显著。
  “我们有一个镇场之宝——一棵200多年的闽楠,胸径有1.5米多。几年前,一个老板找到我,开口就是100万元要买这棵树,价码不断增加,缠了我两年多时间。”金洞林场场长桂发生说。
  10月13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金洞林场小金洞桐车湾看到了这株闽楠王。3个人合抱的树干,参天挺立,枝繁叶茂,荫蔽着周边五世同堂的楠木林。在这里,看不到200年历史沧桑变迁,积淀的只有生生不息的生命精华。“这件事情让我们很受启发,一棵树木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也缺钱,但是与钱相比,我们缺得是更多这样的大树。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场里决定培育珍稀树种,发展大径材。目前,以闽楠、红豆杉、银杏、香樟为主的珍贵树种种植已达3.7万亩。”桂发生告诉记者。
  金洞珍稀树种的培植因为闽楠王的存在多了些许故事性。其实,对于培育大径材、发展珍稀树种,湖南、福建、广西、江西、云南的基层国有林场、一线务林人有着普遍的一致性认识:杉木无节良材基地、红豆杉基地、马褂木基地……几年时间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是,就全国的木材安全而言,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精细的技术规程,受制于资金限制和长周期,基层的探索与尝试就像散兵游勇,形不成任何战斗力。
  统筹谋划启动木材战略储备
  有这样一组数字:2011年,我国原木和锯材进口折合原木7200万立方米,其中原木进口4233万立方米,超过全球原木贸易量的1/3,10年间增长2倍多。这其中,大径材的进口又占了很大比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几经战火硝烟,在我国东北、西南广袤的林区仍然覆盖着储量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经济飞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惊人增长,时至今日,木材过度消耗、资源采无可采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在国际上,全球已有86个国家限制和禁止原木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限制贸易的树种也超过220个,大径材成为日益紧缺的战略资源。
  那么,拿什么来守护我国的木材安全?
  2012年,国务院参事室就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赴福建、广西、辽宁开展了近2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形成题为《高度重视林业生产能力 尽快实现我国木材基本自给》的建议提交国务院,温家宝、李克强、回良玉等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大径材培育要立足国内,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决策高层的共识。
  之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带队赴云南省调研示范项目,指出战略储备和基地建设是确保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举措。
  国家林业局党组同样高度重视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将之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赵树丛局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提出明确指示要求,并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重点进行部署。国家林业局还多次开展调研,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文件几上几下征求意见,顶层设计与群众实践第一时间碰撞、第一时间融合,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
  自下而上的需求与呼声,自上而下的考量与推动,千呼万唤,2012年,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项目在福建、湖南、广西、云南、广东、江西、河南7省(区)正式启动。“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也第一次明确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层面推动实施。
  这是生态民生林业的最佳契合点
  “我们可以进口木材,但是我们不能进口森林。”唐守正院士说。
  在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东坡木材储备基地,高20多米、胸径40多厘米的杉树根根挺立、直刺云霄,在这片经过改培后的300亩林地里,单株超过1立方米蓄积的树木比比皆是。阳光透过这些高大的杉树洒落林间,生长旺盛的线蕨将林下堆积的厚厚的腐殖质隐藏,鸟鸣啾啾,偶尔有蛇出没。
  “现在密度还是太大了,通过木材基地建设,我们的目标是最终每亩保留30至40株,每一棵的材积还能成倍地提高,而一棵大径材的销售价格抵得上几亩普通林子。”黄丰桥林场场长陈自力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没有皆伐,改培后的东坡大径材储备林,树木、鸟兽、花草和谐相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完美融合,这里不仅有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木材,也有提供社会急需的公共生态产品的森林。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有力抓手,是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佳契合点。”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林办公室主任闫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我们谈商品林、公益林或者防护林建设,大多数时候都是就树木的单一属性而言的,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既注重树木的产业属性,又兼顾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力求林业功能的最大化。我们说,没有树木、没有绿色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小树,没有大树,没有良材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附件:

相关稿件:
立博中文版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澳门威尼斯人官方线上娱乐城 澳门在线赌场 澳门网上真人赌场 吉林省能源局 白山市科技局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铜陵市科技局 淄博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