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在新西兰的罗托鲁瓦市召开。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林业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重要边会之一,来自13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29位代表包括14位林业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骆有庆代表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与亚太森林组织代表签署了“亚太地区可持续林业管理创新教育项目”协议。
这一项目作为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下的第一个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将对本地区同类教育合作项目以及今后层次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合作项目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悉,该项目由亚太森林组织立项资助,总预算为77万美元,主要目的是开发6门林业网络公开课程,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实地培训、经验与研究成果共享等创新性教学手段,促进亚太地区林业教育的发展,推动相关专业人员的能力建设。
机制协调办公室有关人员全面介绍了项目管理机制及2014年项目工作计划。参会代表就会议机制未来的规划方向、发展目标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达成了共识。
据介绍,作为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下的第三次亚太地区林业教育盛会,本次会议由亚太森林组织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挂靠北京林业大学的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承办,得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菲律宾洛斯巴诺斯大学的大力支持。
会议针对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高等林业教育新兴课程实践方法”这一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并对如何继续推动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建设达成了原则性共识。
据了解,第一届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于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由亚太森林组织、北京林业大学首次提出了建立该会议常态化机制的建议。第二届会议2011年11月在北京举行,正式成立了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北林大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被推选为联合主席院校,机制协调办公室挂靠在北林大。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作为本区域唯一的行业教育定期会议机制,在推动区域林业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兴林业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多层次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