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我国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①

  为了尽快提高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确保林业六大工程和国土绿化对林木种苗的需求,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了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在当前林木种苗市场存在着种种不规范行为以及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的大起大落的形势下,作为起国家种苗投资“风向标”作用的种苗工程项目,其建设进展怎样,成效如何,今后怎样发展等问题都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已批复各类林木种苗工程项目2329个,批复总投资达46.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8亿元,地方投资12.9亿元。国家已投资33.1亿元,相继开工建设了种苗工程项目1626处,其中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2处、省级种苗示范基地31处、省级(计划单列市、森工集团)种苗基础设施项目28处、林木良种繁育中心13处、良种基地346处、采种基地246处、苗圃960处。
  6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在各项目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种苗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林木种苗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各地普遍抓住国家投资机遇,不仅解决了水、电、路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引进了自控温室、组织培养、全光喷雾扦插等先进的育苗设施。国家级和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项目共建成现代化智能温室约30万平方米;苗圃、良种基地、采种基地项目的土建面积共达387万平方米,建成日光、节能等温室118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苗木生产正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各地十分重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
  ——林木种苗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种苗工程建设,预计采种基地新增种子生产能力1059万公斤、良种基地新增种子生产能力71万公斤、苗圃新增苗木生产能力30亿株。据统计,2003年,全国林木种子供应能力达2541万公斤(其中良种230余万公斤),比上年增加了200万公斤,优良穗条15亿条(根),苗木生产接近300亿株。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由过去的30%和20%提高到37%和43%。2003年国家林业局对27个省(区)和四大森工集团重点工程造林的种苗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种苗质量明显提高。种子合格率由2002年的35.1%提高到75.2%,苗木合格率与2002年基本持平,为79.4%。
  ——种苗工程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苗工程项目建设,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带动了种苗产业化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苗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面启动,为种苗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种苗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林木种苗生产已成为一些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农民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收入高,群众生活富裕,林木种苗生产在当地群众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地区,林木种苗作为经济增长点和群众经济来源,其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附件:

相关稿件:
正规的棋牌平台排行榜 博彩平台 网络赌博网址大全 伟德体育 澳门太阳赌城网站 澳门博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