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省长黄华华、副省长李容根率调研组到省局调研林业工作,并与局正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省局局长张育文向调研组汇报了近年来我省林业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张育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85年实施“十年绿化广东”, 199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1994年推动森林分类经营,1998年在全国率先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效益补偿;2003年开展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2004年启动林业生态省建设;2007年开始推动现代林业建设;2008年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现代林业,取得明显成效。至2008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65亿亩,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1.2%,有林地面积1.4亿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5491.5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5175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56.3%,活立木蓄积量4.03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1404亿元。
主要工作成效可概括为“六个进一步”和“三个开局良好”。
“六个进一步”:
一是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思路进一步明确。2008年,全省林业系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五个林业”新思路:科学发展生态林业,努力构建我省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发展民生林业,努力增加林业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率;科学发展文化林业,努力打造更多的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科学发展创新林业,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利于民;科学发展和谐林业,及时化解林区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认真实施《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5—2020)》,认真抓好林分改造、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以及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森林生态修复,以重点生态工程带动面上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在2008年每亩10元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每年每亩增加2元,至2012年达到18元。
三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实行林木采伐许可分类管理。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全省建立各级森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255个,陆地管护总面积1648.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6.11%。扎实推进森林公安“三基”建设,多次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林业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进一步增大。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与9个部门联合出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引导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新评定3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进一步辐射带动林产企业提升整体素质。积极扶持非公有制造林,组织编制全省油茶发展规划,大力推动我省油茶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野生动植物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全省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其产品经营利用单位近万家,年产值达到266亿元,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积极发展珍贵树种,2008年启动“送珍贵树苗下乡、增农民绿色财富”活动,向12个试点县(市、区)的5万户农民赠送珍贵树种苗木70多万株。
五是林业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做好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工作。积极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林,不断完善林业法制。目前,我省已制订有关义务植树、资源管理、湿地保护、封山育林等7个方面的地方性林业法规。认真做好山林纠纷调处和来信来访工作, 2008年共办结山林纠纷案件3044宗,有效维护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精神状态进一步提振。积极构建具有广东林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对转变机关作风提出明确要求;制定《省林业局落实科学发展观行动纲要》,细化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和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行业大力弘扬“专业、敬业、勤业、创业”的行业精神,大力促进“发展、机遇、大局、责任、服务、创新”六个意识,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个开局良好”: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局良好。汪洋书记、华华省长、龙云常务副省长、容根副省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要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容根副省长还多次深入肇庆四会市等地检查指导林改工作,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2008年6月中央林改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于当年8月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我省林改作出全面部署。始兴县、博罗县、四会市三个试点县(市)通过党政领导和林业等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摸索出了一条“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具有广东特色的林改新路子,积累了成功经验。
二是作为宜居城乡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城乡绿化工作开局良好。在城市,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升造林绿化档次,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秀美的城市森林景观。在农村,全力推动各地开展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计划从今年起,每个县(市、区)每年选择20个村,每个村送5000─10000株苗,推行新的农村绿化美化模式,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13年,用5年时间全省建成10000个林业生态文明村。到今年6月底,全省万村绿大行动共完成1810个村的建设实施工作,占今年计划任务2350个村的77%。
三是森林生态旅游开局良好。全省各地深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2007年与省旅游局联合举行森林生态旅游推介会暨投资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63亿元。2008年全省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超10亿元,比2007年增长10%左右,对地方财政贡献5000多万元,带动地方经济产值近70亿元。今年继续做好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同时,继续加强与省旅游局的合作,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整合全省森林生态旅游力量,集中搞好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416处,总面积1473.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5.46%,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62处、市县级330处。
张育文强调,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切实把握好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善于把握机遇,把现代林业建设放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林业建设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紧紧扭住生态建设这项中心任务不动摇;必须坚持注重实效,把科学发展“五个林业”落在实处。
在具体工作中,张育文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个稳步推进”:
一是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把林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各地党委、政府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成立机构、完善方案。充分借鉴三个试点县(市)工作经验,推行三级书记抓林改。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林改工作方案,科学指导林改工作;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国家和省的林改政策、目的意义和工作程序,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积极开展林改培训,建立一支政治上过硬、政策上熟悉、业务上精通的林改工作队伍;三是扎实推进主体改革。要严格按照林改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开展实地踏勘划界,依法确立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核发林权证和股份权益证,同时做好林改资料归档工作;四是启动配套改革。积极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和林业要素市场,规范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林业投融资改革,改革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林权登记、流转、办证等林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稳步推进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珠三角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宜居城乡。落实建设、管理、保护、打击并重的措施,严格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和年森林采伐限额,对林木采伐进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做大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做强以林产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做优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商品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着力发展珍贵树种100万亩,使全省珍贵树种面积达1000万亩。积极发展林果业,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继续发展木材循环利用加工业和竹加工业,推进林纸一体化。积极扶持林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立品牌上下功夫,培植更多新型林业龙头企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大力发展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打造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打造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创新义务植树实现形式,实现义务植树地点和时间灵活化,鼓励单位和适龄公民以绿化文艺创作、绿色文化宣传活动等形式履行义务。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
三是稳步推进林业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以实施《森林防火条例》为契机,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工作。大力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森林火险预警机制体系建设,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坚持科学扑救,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通过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严防重大以上森林火灾,杜绝重大人员伤亡和火烧连营,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继续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全面开展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重点加强松材线虫疫木的源头管理,完善疫区及疫木管理机制,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重点除治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提高防治成效。
四是稳步推进林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依法治林力度。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林和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加强林业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加快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完成森林公园管理、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木材加工经营和运输管理等立法任务。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制定林业发展科技支撑方案,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全面实施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加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树立全新的质量观念,建立完善林业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林业资金投入。争取国家、省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对生态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快林业投融资改革,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逐步建立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和森林保险机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建立林业发展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广泛吸纳社会组织捐款,积极发展捐赠造林。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步伐,加强森林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具有广东林业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人、财、物的监管,确保林业资源、资金、队伍安全。
五是稳步推进五项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动林分改造工程。实施《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分改造建设工程规划》,推广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切实改造低产林、低效林。重点抓好城镇周边、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两旁低效林分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大力推动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组织实施《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生态修复规划》,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的手段,着力抓好粤北受灾地区森林的恢复和重建,重建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森林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动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建设工程。切实抓好中央新增投资林业建设项目,重点抓好沿海地区沙岸基干林带、泥岸宜林滩涂红树林和岩岸第一重山防护林建设。大力推动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继续实施好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启动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抓好水土保持林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生物治理,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大力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珠江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抓好省人大自然保护区议案验收和结案工作,以建设全国示范省为载体,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开展资源调查,建立粤港澳湿地保护合作机制,实施湿地保护和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