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记者贺林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能无所顾虑地经营林场了。”李根才1997年与韶关市始兴县胆源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了该村13000亩集体山林地开办胆源林场。趁着这次林改的机会,他和村委会一起完善了合同,并征得了每户村民的签字认可。
自2007年底被确定为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后,始兴县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倡导规模经营,取得了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成效。林改后的2008年,该县涉林收入增加727万元,户均增收169元,新增造林面积比上年度增加1.2万亩。
在充分尊重群众自主权的基础上,始兴县将明晰产权与集中流转结合起来,共同拥有集体林权的村民,通过均股均利的方式获得分红收益。按规定,集体林地每年租金及经营所得收益的70%都要分到农民手上,其余30%作为村集体收入,使农民从规模经营中直接受益。
在全面排查山林承包合同,完善流转手续过程中,不少已流转的山林租金过低,不能反映林地实际价值的问题暴露出来。始兴县林业局组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了林场租金指导标准,同时组织50多位林场业主座谈,借助明晰产权、完善流转手续的机会,倡议他们主动调整林地租金,让利于民。
林改中,李根才将年租金从5万元提高到9万多元。像李根才一样,在始兴县承包集体林地的林场老板,平均将林地租金从每亩3.5元提高到7.5元以上,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去年增收达600多万元。
山林权属清晰了,村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今春始兴县人工造林面积达9万多亩。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局长张育文说,通过林改,进一步明晰了集体林地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更加合理,林业规模经营,科学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林改红了生活,绿了山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