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雷州九龙山拟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组织的评审组的评审。
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马广仁、南京大学教授安树青、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林寿明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实地考察了雷州市调风镇九龙山,审阅了《广东雷州九龙山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文本及其相关材料,并听取了规划和建设单位的汇报。专家组认为,拟建的九龙山国家湿地公园以红树林及滨海滩地为主体,是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恢复“滨海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抓手,具备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后,建议将其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据了解,九龙山湿地公园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两条鸟类迁徙路线的通道上,公园的建设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为众多的珍稀濒危候鸟提供天然的栖息地和繁衍地。目前,公园内拥有200公顷原始红树林,野生动物繁多共计有257种,大型底栖动物58种、鱼类31种、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2种、鸟类141种、哺乳动物9种。其中,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4种。此地还有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87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38种。
专家组指出,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我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的区位优势,通过开展湿地保育与生态保护的科普宣教,提高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社会。该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应按照“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监测,完善旅游路线与解说系统,以凸显生态旅游“知性之旅”的理念。(保护办)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