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张育文:全面落实林业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7月29-30日,全省林业局长培训班在广州举办,局长张育文作了题为《弘扬塞罕坝精神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落实林业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讲话,对今年上半年林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部署下半年林业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张育文指出,围绕全面实现2015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目标,今年上半年,全省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代林业强省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成效明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省呈现出“五级书记”抓林改的良好局面,林改工作加快向纵深推进。目前,全省除深圳经批准不列入此次林改外,20个地级以上市、108个县(市、区)出台了林改意见或实施方案;14369个村委会、142252个村民小组票决通过林改方案;已开展了调查摸底(第一榜)公示的集体林地面积达1.35亿亩,占全省林改面积的90.6%;已开展林权登记(第二榜)公示的集体林地面积达6722万亩,占全省林改面积的45.1%;已完成外业勘界林地面积达8144.6万亩,占全省林改面积的54.6%。同时,配套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林业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河源、梅州、云浮3个市及龙门、封开、信宜等县(市)已基本完成基层林业体制改革,林业站定岗定编,人员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林权交易逐步启动,肇庆、云浮2个市和四会、始兴、德庆等14个县成立了林权交易机构,始兴等20个县(市)成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全省有67个县(市、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8亿元。森林保险工作也正在开展试点。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进展顺利。截止6月底,全省有2275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7080多万株。各级林业部门切实抓好林分改造、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省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72.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8.06万亩,迹地更新116.29万亩,低效林改造(含补植套种)98.07万亩;封山育林64.31万亩,中幼林抚育73.44万亩。大力开展万村绿大行动,积极配合开展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林业部门已完成850个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使全省林业生态文明村达到3197个;已完成650公里的绿道网建设任务。
  三是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完成省政府2009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木材运输流动巡查试点工作顺利,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科学扑救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队伍装备综合保障和调度指挥能力。上半年仅发生森林火灾14起,受害森林面积88.03公顷,同比分别下降89.6%和89.2%。去冬今春防火季节没有发生扑火人员伤亡事件。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全省各地共调处山林纠纷923宗,涉及争议林地面积23万亩。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建设、交通、农业、水利和铁路等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全省薇甘菊防治。上半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03.69万亩,成灾面积3.64万亩,防治作业面积178.05万亩。精心组织“粤安10”和“2010春季行动”等专项行动,共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830人次,收缴国家保护野生动物3546只,收缴木材9.5万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29.9万元。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议案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巩固提高自然保护建设成果。
  四是林业产业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效益显著。制订《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增优为目标,做大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做强以林产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做优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展以生物能源和新型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名优品牌培育和经济效益等均居全国前列。2010年上半年我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180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7.78%。大力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省新种油茶17.6万亩。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新建一处省级森林公园,使全省森林公园达419处,总面积98.15万公顷,占我省国土面积的5.4%。
  五是森林生态文化内容日益丰富,影响广泛。加强与省内主流媒体的合作与互动,先后组织林权改革、资源保护、造林绿化、林业重点工程、油茶发展、航空护林等方面的专题报道,国家和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刊(播)发林业新闻达800多条(篇)。进一步完善全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推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加强森林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解说步道、科普长廊、标识标牌等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全社会共享的绿色生态设施。加大森林碳汇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全社会广泛树立生态文明观。
  六是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措施得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有效提高各项决策的执行力。对列入省委、省政府2010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限时办结和目标倒逼进度机制,实行“每月一督导、每周一电话”的重点工作督导机制,对全省重点地区的林改和重点生态工程等重点林业工作加强督导。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组织申报了27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地方标准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审定。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点建设,《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当前林业改革发展形势大好,张育文指出,国家林业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我省林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林业;省直有关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林业;广大农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积极耕山致富和务林创业;林业系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共促现代林业大发展。为此,必须坚定不移抓改革,毫不动摇促转变。要切实加快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即森林资源培育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既追求数量增长、更注重追求质量和效益双提高,实现绿化、美化、生态化转变;林业由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进步集约经营转变;林业产业由第一产业独大向三大产业协调有序发展转变;资源保护管理由单一行政管理手段向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转变;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由一般工作要求向落实责任、优质服务、典型示范和保护资金队伍安全转变;传统林业体制机制向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机制转变。为此,必须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创新发展“五个林业”。一要以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为理念发展生态林业,构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各地可结合实际整合各类生态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几个带动全局、影响深远的大工程、大项目,打造全面推进本地生态建设的新平台、新载体。二要以强农富民、繁荣山区经济为目标发展民生林业,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力推动林浆纸一体化、人造板、木竹加工业等林业产业,实行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广大林农致富。三要以提高公民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发展文化林业,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必须主动融入到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大局中,全面开展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强化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生态文化发展新领域,当好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四要以高科技武装、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发展创新林业,彻底改变传统林业的生产模式和增长方式。必须深化林业改革,使林业生产关系不断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林业体制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让林业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五要以科学管理、健全防控体系为依托发展和谐林业,及时化解林区矛盾,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必须毫不懈怠维护林区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林业应急管理体系,为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衔接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今年时间已经过半,林业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对此,张育文强调,围绕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比2009年新增森林面积900万亩,新增森林蓄积量1.32亿立方米的目标及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省上下要积极主动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明晰与农民得实惠双赢。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将林改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尽最大可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尽最大努力确保在年底前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下一阶段林改工作的重点是要突出“三项措施”和避免“三种倾向”。突出“三项措施”,一是强化领导。各地要向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汇报林改工作所面临的紧迫形势,争取他们亲自出马参与林改决策和督导,提高决策执行力。二是加强督导。各级林业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目标和时间倒逼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对林改工作进展缓慢、领导不够重视的地方进行通报或直接发函督办;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难以解决的问题,迅速派出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三是加大宣传。继续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林改,着重加大对林改先进典型事例的宣传。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林改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避免“三种倾向”,一是避免政策执行有偏差,在推进林改工作过程中,要坚决按照中央、省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将老百姓应得集体山林经营收益的70%以上坚决均分给农户,确保“农民得实惠”的林改目标得以体现。二是避免工作质量不过关,对自留山、责任山要真正明晰产权,要将林权证发放到农户,不允许出现一个村委会或者一个村民小组发大证的现象;对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要通过均股均利的形式将林地经营权落实到农户,并将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发放到农户。三是避免纠纷调处不到位,针对山林纠纷,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化解矛盾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尽量避免、努力遏制因山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建设和绿色增长双赢。全力抓好林分改造、沿海防护林、红树林、水源涵养林、城市林业等重点生态工程,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和绿道网建设,努力实现“人在绿中走,车在林中行”。加快建设城市森林,推进城市风景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继续实施万村绿大行动,加强督促检查和验收。积极推进珠三角林业生态一体化,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珠三角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成功选育一批优质适生的良种壮苗,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管用的科技服务。
  三是全力推进文化林业建设,实现生态文化繁荣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大力发展林业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药文化、森林旅游、森林休闲等物质文化产业,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重点抓好“五个坚持”:坚持实施科技兴林、教育强林战略,努力打造一批文化林业建设的领军人才;坚持弘扬生态文化,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绿化美化生态化;坚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努力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大力培育全系统的文化素养,提升林业形象,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文化林业硬件、软件双提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文化林业建设落到实处。同时,全力推进生态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吸引社会投资。
  四是全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实现设施完善与生态安全双赢。要加紧构建林业系统监测、预警、应急、法治“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体系。提高预警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预警信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立完善林业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林地、林权管理系统,建立完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认真抓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木材运输流动巡查试点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推广以水灭火等有效技术与方法,加快开展航空巡护和灭火工作。9月1日起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火源管理,加强检查督导,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维护生态安全。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做好重点物种的野外资源救护、调查与监测,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推进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提高依法治林能力,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资源安全、林区稳定。
  五是全力推进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把林业产业发展与带动林农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改善生态状况和林农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持续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引导扶持农民种植珍贵树种,增加绿色财富储备。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到2015年新造150万亩,使全省油茶林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到2020年实现500万亩的目标,特别要突出抓好6个国家试点县、11个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的油茶产业规划和发展。
  六是全力推进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实现素质提升与作风改进双赢。结合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稳定林业干部队伍。突出强调抓党建“主业”思想,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中心,更好地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附件:

相关稿件:
bet365体育投注 威尼斯人博彩 澳门威尼斯人官方线上娱乐城 正规博彩平台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皇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