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主持召开省直机关“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会,共有八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抓落实、促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省局副局长陈俊光代表省林业局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的典型发言。发言指出,今年是我省林业的“改革年”和“落实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等林业工作分别纳入了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今年的工作要点。省林业局深入开展“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六个转变”为出发点,以“五个林业”为着力点,坚定不移抓改革,毫不动摇促转变,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强省建设。
发展方式形成“六个转变”
2008年,省林业局新一届党组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新思路。实践证明,“五个林业”完全符合广东林业改革发展的实际,符合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对广东林业提出的新期望,由此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林业新一轮的大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省林业局把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作为科学发展“五个林业”的战略任务,集思广益,着力推动林业发展“六个转变”:一是森林资源培育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既追求数量增长、更注重追求质量和效益双提高,实现绿化、美化、生态化转变。二是林业由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进步集约经营转变。三是林业产业由第一产业独大向三次产业协调有序发展转变。四是资源保护管理由单一行政管理手段向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转变。五是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由一般工作要求向落实责任、优质服务、典型示范和保护资金队伍安全转变。六是传统林业体制机制向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机制转变。
林业工作突出“三个主题”
一是促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今年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要求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全省林业系统将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在汪洋书记、华华省长亲自部署、亲自抓,容根副省长亲自督导、具体抓的高位推动下,全省各地党委、政府把林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呈现出“五级书记”抓林改的良好局面,掀起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热潮,林改工作在全省全面铺开、稳步推进、效果喜人。目前,全省除深圳外,列入此次林改的20个地级以上市、108个县(市、区)中,已有13512万亩集体林地开展了调查摸底(第一榜)公示,占全省林改面积的90.6%;已有11993万亩集体林地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票决通过林改方案,占全省林改面积的80.4%;已有6722万亩集体林地开展林权登记(第二榜)公示,占全省林改面积的45.1%。同时,配套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林业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河源、梅州两市及始兴、四会、博罗、龙门、封开、信宜等县(市、区)已完成基层林业体制改革,落实定岗定编,人员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肇庆、云浮两市及四会等14个县(市、区)成立了林权登记交易和服务管理机构,始兴等20个县(市、区)成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全省流转林地面积1765.8万亩,流转金额7.88亿元。全省有67各县(市、区)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19.8亿元。
二是优结构。今年省局继续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出台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做优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做强以林产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做活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展以生物能源和新型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积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品牌,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油茶产业,制定了《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油茶产业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全省今年新种植油茶23.6万亩,总数达到200万亩,计划到2015年将达到300万亩,2020年达到523万亩。
三是惠民生。在毫不动摇多栽树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举措的落实。已争取省政府批准逐步提高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从2009年起每年每亩增加2元,至2012年达到18元。同时强化补偿资金管理,确保有关补偿资金分配到林木所有者手中。认真办理省政协黄龙云主席督办的“加强湿地保护,建立重点湿地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提案,推动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培育和评选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52家林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林农致富。继续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珍贵树种,全省种植珍贵树种32万亩,增加农民的绿色财富储备。坚持科技兴林惠农,广泛开展“林业送知识下乡”活动,举办42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和林业职工3843名,提高农民耕山致富的能力。启动全省国有林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下达的8527户改造任务目前正在全力组织实施。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自开展林改以来累计调处山林纠纷案件14563宗,涉及争议林地面积305万亩。
林业管理完善“三个机制”
一是改进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对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备案制,并进一步优化采伐限额管理机制。改革森林采伐管理方式,在严格保护生态林的前提下,进一步放活商品林采伐。简化森林采伐审批程序,森林经营个人或单位需要采伐林木的,可凭林权证直接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消中间审核环节。
二是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研究以法规形式确立生态公益林有关机构、管理、保护、补偿和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我省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管理,逐步将全省所有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纳入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实行统一区划、补偿和管理。
三是健全林业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了林业补贴制度,对造林育林、林木良种等给予财政扶持,促进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加大对我省造林的扶持力度,扩大造林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并将我省列入了国家林木良种种苗补贴范围和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积极争取省财政加大对林业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碳汇造林,增加我省森林碳汇,为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发挥了林业的特殊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