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30日,韶关市林改办组织了各县(市、区)林改办技术负责人和市档案局业务骨干以及市林业局直属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共30人,交错组成三个验收组,分别对九个县(市、区)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模拟验收。
验收采取一听(听取汇报)、二查(查阅资料)、三访(访问农户)的方式进行检查。检查过程分内业和外业两个部分。抽样采用“三三制”的办法:即是每个验收组负责三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三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三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随机抽取三个村民小组。对抽中的县、镇、村、组分别听取他们开展林改工作的情况汇报,检查开展工作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林改档案,同时在每个村民小组选取5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另外,对抽中村民小组其宗地数排中间的进行外业勘界宗地全查。全市(除始兴外)9个县(市、区)共抽查了27个乡镇,81个村委会,243个村民小组,并对1215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另外,还完成了81个村民小组799宗的外业勘界宗地调查。
模拟验收组从组织保障、依法操作、明晰产权、档案管理、减轻负担确保收益、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和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等七个方面进行检查,七项内容满分为100分,95分以上为优秀,90-95分为良好,80-90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通过检查评定,各县(市、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综合评定都在合格以上,其中乐昌、南雄、翁源、新丰和浈江达到良好等级。主要指标如林权证、股权证的发证率和合格率以及档案管理的合格率以及群众对林改的满意率都基本上达到了合格要求。
通过检查,验收组认为各县(市、区)开展林改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十分得力、取得效果非常明显”,形成了“领导高位推动、部门靠前服务、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林改工作氛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级书记、三组一办”多管齐下,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地推进林改工作;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林改工作,特别是林业部门能努力当好参谋、主动靠前服务,尤其是林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更是跑遍千家进行宣传,说尽千言进行解疑,费尽千唇进行调解,跋尽千山进行勘界,“5+2”、“白+黑”、“雨+晴”,历尽了千辛万苦;三是各级林改办坚持把宣传培训贯穿于整个林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同渠道、多种形式经常宣传、反复解疑,从而不断地争取了农民群众对林改工作的积极参与;四是各地注重做好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工作,建立了技术指导组和督导功能组,经常深入镇、村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林改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五是落实了山林纠纷调处工作责任,“以奖代补”加大了奖惩力度,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调处工作成效;六是取得了山林纠纷大幅减少、林农收益明显增加、林农耕山更加积极、林区治安更加稳定的明显成效。
但是,在检查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自留山和责任山发证到户率较低。二是股份权益证书发证率偏低。三是林权证和股权证的合格率还有待提高。四是林改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合格率偏低。五是部分村组山林纠纷相对较多,影响了发证工作。六是个别村民小组没有依法依规进行操作。七是个别镇对村没有签订林改工作责任书。
针对以上问题,验收组要求各县(市、区)林改办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集中组织人员针对问题进行全面地整改。重点是加快股份权益证书的填发和林改档案的查漏补缺工作,力争明年顺利通过省的考核验收。
这次模拟验收基本对各地开展林改工作的措施及成效作出了较全面且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达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确保省检的预期目的。(韶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