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黄华华:加快推进广东现代林业强省建设

  2月17日,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黄华华省长在会上强调,各地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兴林富民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强省,充分发挥林业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推动我省林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六大成就”肯定现代林业强省建设
  
  黄华华指出,近年来我省现代林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五年,也是我省林业投入力度最大、兴林富民成效最好、林农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面对超强台风、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挑战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林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我省林业工作迈上新水平。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确立起发展现代林业的新思路。在2005年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础上,2008年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新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推动我省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森林资源培育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林业产业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林业资源保护由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转变,传统林业体制机制向现代林业体制机制转变。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闯出新路子。探索出“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的林改新路子,各级财政投入林改资金累计达5.1亿元。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工作任务,发放林地使用权林权证84.3万本,发证面积近1.3亿亩,占林改面积的86.9%。6个地级市率先完成基层林业体制改革,部分地方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流转林地面积1710万亩,流转金额达22.9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省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突出亮点。
  (三)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先后启动实施林分改造、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城市林业、粤北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以专项工程带动面上造林,有效促进了生态建设,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333万亩,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公益林体系,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达5815万亩,补偿标准由初期的每亩2.5元增加到今年的每亩16元,补偿资金总量今年达9.4亿多元。全省已建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65个,全省已建森林公园422个,初步构筑起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开展“万村绿大行动”,积极参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为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推出新举措。在全省普遍推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责任书,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与所属县(市、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统筹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全省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2010年底,全省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达近1.5亿亩和4.4亿立方米,比2005年底增加500万亩和0.7亿多立方米。
  (五)林业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积极参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做优林业第一产业;充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强林业第二产业;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多种功能,做活林业第三产业。201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75亿元,比2008年增长74.5%,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达40亿元,成为全国木材加工产业最发达的地区和家具生产最重要的出口基地。
  (六)林业支撑保障和服务大局能力跃上新水平。强林惠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为兴林富民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82.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19.8%,特别是201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林业投入26.9亿元、是2005年的2.7倍。
  
  “六个着力”加快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黄华华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省林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努力推动我省林业发展再上新水平。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真正把自留山、责任山林权证和集体统一经营山林的股权证发放到农户手中。要强化山林纠纷调处责任,解决好集体山林承包面积过大、流转租金过低、期限过长等历史遗留问题。要确保各项配套改革落实到位,把基层林业工作站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确保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林业产权交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林改配套机构,完善林业公共财政、金融支撑、政策性森林保险等支持林业发展的制度措施。省里将在10月份全面启动林改检查验收工作。
  (二)着力强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继续抓好原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突出抓好这五大生态屏障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要加快珠三角、粤北等地区生态一体化建设,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要把生态公益林建设放在首位继续抓好,建立起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增长和补偿标准逐步增加的机制,将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森林、林地全部纳入生态公益林范畴,逐步使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达到7000万亩以上,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要深入开展“万村绿大行动”和林业生态市、县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省的林业生态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三)着力推进碳汇林建设和湿地恢复。围绕林业“双增”目标,加快启动实施碳汇造林项目,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组织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积极参与低碳示范省建设,大力发展碳汇林业,高标准营造100万亩碳汇林,发挥森林固碳减排的特殊作用。积极研究探讨碳汇交易的形式,力争推动我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先行一步。在建设碳汇林过程中,要抓好林分改造,推动森林多样化。要注重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对一些湿地原生态受破坏较严重的地区,要提出明确的目标,通过一定时间的恢复和建设,形成森林和湿地良性互动的完整生态系统。
  (四)着力保护森林资源。要切实加强依法治林,继续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协调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各项工作。严格管理林地、林木资源,坚决制止和打击乱征占、乱挖山体及违法使用林地资源,坚决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经营木材加工行为。继续推进广东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和数字化监测平台建设,着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管护效益。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尤其是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的防控,落实责任制,增强灾情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现代化森林防火指挥体系,推进航空护林站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林业的驱动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着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要推进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壮大十大林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提升林业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兴林富民产业,增强林业带动林农脱贫致富的能力。要按照“创办特色、打造品牌、做强龙头、惠及林农、服务大局”的原则,加快发展林产品深加工、珍贵树种和油茶产业、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培育林业品牌,提升林业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在发展林业产业过程中,要注意抓好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旅游质量和档次。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要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探索机关、团体、个人认养认种和购买碳汇的义务植树新模式。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加快生态文明基地建设。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森林文化、茶文化、竹文化、花卉文化、果文化,通过组织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全面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要加大生态文化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一批社会效益明显的生态文化精品,弘扬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附件:

相关稿件:
韦德体育官网 澳门永利博彩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金沙国际线上娱乐平台 十大信誉博彩公司 松原市科技局 南昌市林业局 常德市林业局 抚州市林业局 果洛藏族自治州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