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年)
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必须“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和重大战略举措,是对增创我省林业生态建设新优势,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广东将努力打造全国最好的林相,加快推进绿化美化生态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生态产品的需求,实现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的美好愿景。
“最好林相”关键词
结构优——通过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和树龄结构等,建成树种丰富、林木郁闭、结构多样的复层林、异龄林。
健康好——能有效防御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抵御火灾、大气污染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危害。
景观美——建成沿线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富有动态美、韵律美和季节相貌变化,提升审美价值。
功能强——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力,拓展碳汇功能。
效益高——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林带的综合效益。
23条生态景观林带涉及100个市、县(区)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总体布局:北部连绵山体、珠江水系和沿海重要绿化带。范围为全省主要高速公路、铁路和“四江”两侧各1公里可视范围内山地,沿海岸线的沙地和滩涂,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经城镇、厂区、农用地两侧各20—50米,共涉及21个地级市100个市、县(区)。
——北部连绵山体: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17条,全长4714公里
绿化景观带: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经城镇、厂区、农用地两侧各20—50米范围内的绿化采用花色树种或常绿树种和观赏灌木为主,栽种5至10行绿化树,形成3至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增强护路、护坡能力,防止塌方和泥石流灾害,减轻视觉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的同时,给人以层次分明、色彩亮丽的视觉享受。
景观节点: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道沿线的省际出入口、城市出入口、城镇村居、收费站、立交互通等景观节点,选择景观多样的乔木、灌木和地被,采用多种形式的造景手法,建设精致、美观的景观亮点。
生态景观带: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道两侧1公里内可视范围林(山)地,选择花色鲜艳、生长较快、生态功能良好的树种,采用花色树种、观景树种和观赏灌木搭配方式进行造林绿化,建设大尺度、大色调的森林生态景观。
——沿海重要绿化带:沿海生态景观林带2条,全长3368公里
在沿海沙质海岸线附近,选择抗风沙、耐高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枯枝落叶量大的树种,采用块状混交的方式,建设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宽度50米以上基干林带,增强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在沿海滩涂地带、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达到的河流入海口,选择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色彩层次分明、海岸防护功能强的红树林树种,采用乡土树种为主随机混交的模式种植红树林,利用红树林的促淤、缓流和消浪,提高护岸、护堤功能,减轻台风、赤潮的影响。沿海生态景观林带镶嵌在岸线和海洋之间,凸显“绿廊连海天”的景观。
——珠江水系:江河生态景观林带4条,全长1918公里
在东江、西江、北江和韩江干流的两侧山地,选择具有较好涵养水源和较强保持水土能力的乡土树种,采用主导功能树种和彩叶树种随机混交或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绿化,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强调叶色变化和季相变化,呈现以绿色为基调、彩叶树种为小斑块的“四江两岸愈斑斓”景观。
“线点面”结合,构建立体复合林带
按照《规划》,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将以现有的绿化和森林为基础,注重“造、补、改、封”相结合,着力提高绿化美化水平。造是对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闲置地、裸露地进行人工造林;补是对疏林地、残次林进行补植套种;改是对已经绿化但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封是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进行封育管护。
全省将全面整合山地森林、四旁绿化、平原与水系防护林、城市森林、城镇村庄人居森林以及湿地、田园等多种资源,采用“线、点、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
“线”——以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至50米林带和沿海海岸基干林带作为主线,建成各具特色、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
“点”——对沿线分布的城镇村居、景区景点、服务区、车站、收费站、互通立交等景观节点进行绿化美化园林化,形成连串的景观亮点;
“面”——将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1公里可视范围内的林地纳入建设范围,改造提升森林和景观质量,形成主题突出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增强区域生态安全功能。
23条生态景观林带建成后,沿全省主要高速公路、铁路、四江干流和南部海岸线,不同地段将逐步形成不同特色、富于变化的森林景观,多种多样的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叶色、花色、果形与色泽的变化,将呈现色彩斑斓的自然画面。春夏间青翠葱绿、生机勃勃,各色各样争香吐艳、芬芳扑鼻的花朵将随处可见;秋冬时节林层具有季相变化的各色树种,叶色将渐渐转为浅黄、金黄、桔红、深红,片片红叶将散落在绿海林中;一串串红色、黄色、紫色的果实也将成为耐人欣赏的森林自然美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