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省绿委通报全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进展情况

  日前,省绿化委员会向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绿委成员单位通报了全省各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进展情况。

  通报说,自去年9月16日省政府在东莞市召开工作会议启动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汪洋书记、朱小丹省长、刘昆副省长的指示和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抓住春季有利时机,掀起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新高潮。全省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主要体现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刘昆副省长亲自协调、亲自部署、亲自前往各地督导,强力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省林业、发展改革、财政、交通、公路、农业、水利、海洋、国土、旅游等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合力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各地级以上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梅州、河源、揭阳、云浮、珠海、汕头、汕尾、阳江等市政府成立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许多县(市、区)政府也成立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梅州、河源、肇庆、云浮、清远等市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列入当地政府的“十大民心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惠州、河源、佛山、云浮、阳江等市政府出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东源、龙川等县(市、区)政府也出台生态景观林带具体实施意见。惠州、湛江市等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责任书。东莞市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纳入镇(街道、园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定期通报建设情况。惠来等县(市、区)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责任书。

  二是积极筹措工程建设资金。省财政去年和今年安排了生态景观建设专项资金3亿元,并整合部分林业生态造林工程项目资金。全省将按照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50米绿化景观带每亩2000元,1公里可视范围生态景观带人工造林、补植套种和改造提升每亩500元的标准,补助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珠三角地区明确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资金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广州市、佛山市将各投入3亿元以上资金,惠州市将投入2.1亿元,梅州市投入8000万元(含廊道建设),河源、韶关、清远、湛江、揭阳市政府明确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投入。云浮市积极落实配套资金,除省资金补助外,不足部分,市财政补助30%,每年年底检查验收合格后支付。深圳市、中山市已落实示范段建设资金。阳江市明确市级财政对绿化景观带每亩补助1000元。各县(市、区)也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佛山市南海区落实资金1亿元,顺德区落实资金0.5亿元,和平县今年安排1000万元投入,东源县政府决定对示范段造林每亩财政补助1000元,用地租金列入每年县财政预算。

  三是积极落实建设用地。落实建设用地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各地正积极与群众协商,落实生态景观林带用地,积极开展备耕工作。肇庆市端州区已落实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1000亩建设用地。阳江市已落实20-50米绿化带造林用地1035亩(其中阳西已租地300亩),正在整地备耕,占今年用地任务30%,余下的租地工作预计2月底完成。梅州市明确租地资金由市财政统一支付,标准为每亩800斤干谷,并预拨6成租金,租地工作已全面开展。河源市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已按市要求制订租地协议,部署开展示范段租地工作,租地标准为水田年租金每亩600-800元、旱地每亩400元。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也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租地协议。

  四是示范段建设相继启动。去年12月31日,全省首个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示范段建设工程在广梧高速高要市白土镇段启动。之后,广州市认真抓好增城示范段建设,惠州博罗示范段、肇庆四会、广宁和怀集示范段、云浮郁南示范段等相继开工,韶关翁源县、始兴县、武江区、浈江区也开始动工建设。与此同时,各地也充分准备景观特色种苗。据调查统计,全省今明两年供应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苗木基本落实。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云浮市在《云浮日报》专版宣传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惠州市在《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惠州电视台刊登播放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情况。揭阳市在《揭阳日报》开辟“每日一树”专栏,专题介绍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江门市制作生态景观林带大型宣传牌4块,将于近期树立在在广湛高速鹤山和恩平入口、西部沿海高速新会和台山入口。各地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营造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心、群众拥护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报在充分肯定各地工作的同时,也指出了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一是个别地方重视不够。没有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没有制定实施方案,没有动员部署,工作积极性低、行动迟缓。二是部分地方没有落实足够的建设资金。有的市没有落实资金,有的市只落实了一部分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道路绿化,而没有安排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上。三是建设用地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较大,如抓得不紧,将贻误时机。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地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通报强调,为确保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各地近期要突出抓好十大工作:

  一是认清形势,高位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景观林带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像抓绿道网一样抓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在幸福广东建设中实现建生态、惠民生、谋幸福的有机统一。当前,各地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尚未成立领导机构的,要成立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强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作为林业生态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头号工程,高位强力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责任,不打折扣。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各市年内完成100公里以上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汪洋书记明确要求:“各地要落实资金,解决用地,年内完成100公里以上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任务”,写进了省委全会工作报告,列入2012年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安排。有些市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列入当地政府的“十大民心工程”,许多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督导抓落实,出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总体任务十分明确。当前,各市要把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任务迅速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县(市、区),落实到具体路段、江河路段和沿海地段,落实到山头地块,不打折扣。

  三是完善规划,突出特色。各地要根据省的规划和细化的工作任务,抓紧完善本地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与省规划及周边地区规划的相互衔接,始终贯彻省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和标准规范;要把省规划中明确的目标任务具体化、细节化,落实到每个路段、山头、地块;要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基础条件,突出自身优势,凸显地方特色,使本地的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更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是多元筹资,严管慎用。按照分级负责、多元投入原则,各地要安排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专项资金,并积极整合林业生态工程、城市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国土复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投入建设。交通、铁路部门要落实相关建设经费,支持职责范围内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工程建设,拓展资金投入渠道,确定利益分配模式,形成多元投入的生动局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制定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建设廉洁工程。

  五是很抓质量,确保成带。要大力推广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木本花卉,采用先进实用栽培技术和造林模式,科学合理搭配造林树种,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景观效果。要突出景观效果,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充分发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功能和效益。要抓好种苗准备,做好苗木余缺的调剂,保障明年示范段建设用苗。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开展建设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六是确立主体,发挥效益。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重点在于抓住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主体。省政府已明确各级政府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政府101号文和东莞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协调解决问题,把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明确管护主体,解决建设后的管护问题,充分发挥生态景观林带效益。

  七是迅速行动,勿误林时。落实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用地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目前是解决落实造林绿化用地和开展备耕造林的关键时期,时间很紧,时不我待,各地要抢时间、赶进度,尽快落实造林绿化用地,及早开展整地备耕和高质量种植。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时间表和任务进度表,建立任务倒逼机制,确定工程招投标、整地备耕、栽植、抚育等环节的完成时限,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简化招标管理程序,缩短招标时间。

  八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策划各类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重大意义,推动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共识、群众拥护的共建共享氛围。要通过工作简报等形式,广泛交流推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市要在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地级以上市交接起始处,设置生态景观林带宣传牌,标明建设地段、里程、范围、责任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并接受社会监督。

  九是部门协调,合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纳入本部门相关规划和项目实施范围。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协助有关部门抓好规划设计,协调种苗供应,提供技术保障等服务。交通运输、铁路部门要负责公路、铁路两侧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改造,与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50米及1公里可视范围的生态景观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牵头做好各类废弃矿山、采石场等的复绿。水利部门要负责水利工程设施范围内的绿化和水土流失区生物措施治理,建设江河生态水利示范工程。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社会团体要积极支持和参与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十是督导到位,促进平衡。为确保工作进度,省政府将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作立项督查,建立挂钩督导机制,制定考评指标体系,把考核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督促各地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目前,省林业厅已建立包片挂点督导工作机制,厅级领导包2-3个地级市及挂1个重点县,处级干部挂1个重点县。各地也应建立挂点督导机制,了解掌握工程进展,及时通报建设情况,把检查考核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附件:

相关稿件: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澳门博彩官网 正规十大赌博网站 亚洲十大在线博彩平台排名 中国博彩平台 皇冠体育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