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玮)“深圳各级财政近5年来投入林业相关建设工程资金40多亿元,改造生态功能低下、生物多样性差的林地面积1.3万公顷。而深圳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将达到12.32%。”这是记者昨日从“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上获悉的。
据深圳市城管局介绍,深圳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目前深圳共有陆生野生动物487种,其中鸟类389种,兽类37种,两栖动物18种,爬行动物43种;主要珍稀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巨蜥、蟒蛇、猕猴、黑脸琵鹭等。野生植物2200多种,其中II级以上重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约21种。
而深圳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扩大。目前已建成两个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共收集兰科植物870种,苏铁240种;与兰科植物进化有关的动植物化石标本243份,活体标本100万个,并积极筹建植物基因库,目前已收集兰科植物DNA标本50000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研究兰科和苏铁植物系统演化和保护的重要基地。
此外,近几年来,深圳加快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或分布地的建设,先后启动了生态风景林、林相改造、沿海防护林、深圳湾湿地恢复、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据统计,近5年来,深圳各级财政投入林业相关建设工程资金40多亿元,改造生态功能低下、生物多样性差的林地面积1.3万公顷。深圳已建成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加紧开展大鹏半岛、田头山、铁岗—石岩等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这些保护区建成后,深圳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将达到12.32%。”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昨日还在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底,全省林业系统已建自然保护区27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53个,市、县级212个,总面积123.1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85%,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