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全面启动新一轮绿化广东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拿出当年“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奋斗精神,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创业的劲头,努力建设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大林业,推动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朱小丹对全省林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2011年我省林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全省共完成集体林地确权面积1.41亿亩,占全省林改面积的96.6%;发放林权证面积1.37亿亩,占林改面积的93.4%;全省受惠农民达4346万人,共增收372亿元,人均涉林收入增收超过850元。2011年,造林规模达355万亩,创十年来新高。全省森林面积1.57亿亩,森林蓄积量4.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3%。全省累计落实林权抵押贷款55亿元,农民涉林税负进一步减轻。林业产业迅猛发展,总产值达3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朱小丹指出,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再一次走到了创新的十字路口,其着力点在于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佳平衡点。从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看,这个平衡点就是启动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建设全国水平最高的大林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前我省启动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具有良好的共识和基础。从国际上看,全球环境和气候状况日益恶化,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生态环保。从省内看,我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积累了推进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的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生态建设、支持林业工作、共建共享生态优美幸福广东的强烈共识。可以说,我省启动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建设全国水平最高的大林业,时机已经成熟,目标已经明确,条件已经具备。
朱小丹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加强生态建设为己任,拿出当年十年绿化广东的劲头,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创业的干劲,准确判断和把握林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切实筑牢区域生态屏障,全面加快现代林业强省建设,努力推动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以“一个消灭三个改造”为重点,全面推进森林碳汇工程建设。这是一项“基础工程”,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涉及的面积更大,跟老百姓利益关系更密切。要用4年时间,消灭全省现有的500万亩宜林荒山,改造疏残林、改造纯松林、改造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共1000万亩,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全省覆盖,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广东的每一片林子,都是以阔叶树为主打树种的混交林。增加森林数量、增加森林碳汇,提高森林质量、森林水土保持能力和林相水平,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林分改造,确保种一亩、成林一亩,种一块、成林一片。通过“造、改、补、封”等工程措施多管齐下,如期任务。要广开门路,筹集资金。根据测算,我省实施森林碳汇工程共需要建设资金66.5亿元。我们争取国家层面支持20亿元,省里拿出30亿元,珠三角地区自行解决所需资金,其它地区自筹一部分,不足部分依靠宣传发动社会力量来解决。
二要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升生态建设质量和森林生态功能。今年各市要确保完成100公里以上示范段建设任务,年底全省完成2200公里以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设生态景观林带,首先是“林带”然后是“景观”,坚持绿化为主、美化辅之,生态为主、景观辅之,内容为主、形式辅之,不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提倡求真务实,讲求实干实效。珠三角地区要立足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建设。粤北等地区要继续抓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继续推进珠三角、粤北等地区生态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万村绿大行动”,构筑完善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不断提升全省林业生态质量和水平。
三是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完善集体林权确权发证成果,全面推进查漏补缺,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要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一个消灭三个改造”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改造一片、确权一片、发证一片。强化林权管理,加快制订林地林木权属登记管理和流转的地方法规。落实强林惠林富林的各项政策,加强面向农民的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充分释放林业生产力,激发农民耕山致富积极性。要强化林业体制创新,建立完善林地、林木经营权流转机制,切实理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林权管理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要强化林业工作机制创新,在各重点领域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四是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在进一步做大林业产业总量的同时,结合全省加快转型升级的统一部署,着力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我省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完善林业科技创新平台,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特别在关系全省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生态技术、碳汇计量监测、生态功能评估等重点领域组织技术攻关,争取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着力促进木材加工、家具、浆纸、人造板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提升质量,扎实推进油茶、珍贵树种、优质林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打造林业知名品牌,不断拓展林业产业新的增长点。要加强林业产业调控。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严防资源过度消耗。
五是坚持依法治林,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必须坚持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放在与植树造林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严格执行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两个约束性指标要求,把依法治林的理念贯穿保护管理的全过程。要认真编制实施我省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强化林地林权管理,像管理房产证一样管理林权证,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林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流失。要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坚决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经营林木加工行为,强化森林利用管理,坚决遏制森林资源超限额采伐。
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大林业的强大合力。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方案、加大工作投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扎实推进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肩负起国土绿化、生态建设的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把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上山”、“办点”。要加强工作考核,制订考核办法,对工作不力的采取“提醒注意”、出示“黄牌”、“红牌”等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