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张育文:弘扬“十年绿化广东”精神 共建共享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

7月21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福建召开。省林业厅厅长张育文在会上作了题为《弘扬“十年绿化广东”精神共建共享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全文如下:


广东是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大力弘扬“十年绿化广东”精神,全面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广东精神,林业发展理念不断升华,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状况不断改善,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崭露雏型。2011年,全省森林面积1.58亿亩,森林蓄积量4.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3%,分别比2005年增长5.86%、24.88%和1.8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谋创新,新一轮绿化广东彰显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一直坚定地延伸着。继1985年实施“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1991年获得“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后,又在全国率先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率先开展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率先建设林业生态省。2008年提出科学发展生态、民生、文化、创新、和谐等“五个林业”,确立了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的新格局。今年初,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专题部署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启动新一轮绿化广东,努力建设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林业的战略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更进一步明确,要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十年绿化广东”到林业生态省建设,从“五个林业”到现代林业强省,从新一轮绿化广东到生态立省,广东林业每一次理念创新,都是认识的新飞跃、实践的新突破、发展的新境界,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二、科学谋划重布局,南粤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稳固成型

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始终以规划为龙头,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划,确立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打造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屏障。全省依据资源禀赋谋篇布局,着力打造珠三角现代林业强区、粤北现代林业优化区、粤东现代林业增效区、粤西现代林业惠民区。我省编制实施林业生态省规划,目前已有88个县、6个地级市建成“林业生态县(市)”;编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方案,积极参与低碳示范省建设;编制实施珠三角林业生态建设一体化规划,推动珠三角“四年大发展”;编制实施“万村绿”行动计划,已建成6767个林业生态文明村。各地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大胆尝试、敢为人先,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州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深圳、东莞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5个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此外,我省大力建设高效稳固的生态节点,已建立270处林业自然保护区、458个森林公园,管护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南粤生态安全屏障已初步构筑。

三、提升质量抓重点,三大重点生态工程引领造林绿化新跨越

我省林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为目标,先后实施林分改造、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工程实施6年来全省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688万亩,2011年达到355万亩,创近10年新高。

今年以来,我省明确以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三大重点生态工程为核心,引领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提升生态建设质量。一是生态景观林带工程着眼于打造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全省启动建设23条、1万公里、805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建成连接城乡森林系统的绿色廊道,构建高标准、高质量森林生态景观体系。生态景观林带直接投资需56亿元,今年己开工2253公里,建成2093公里。二是森林碳汇工程着眼于创建全国生态建设强省,消灭现有的500万亩宜林荒山,改造1000万亩疏残林、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全省覆盖,增加森林碳汇,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森林碳汇工程总投资需66.5亿元,今年已备耕297万亩,完成建设261万亩。三是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着眼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建设水平。森林进城围城工程总投资需179亿元,目前已在珠三角9市全面铺开。我省林业三大重点生态工程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了新一轮绿化广东的宏伟蓝图。

四、绿色发展惠民生,共建共享绿色生态广东的格局初步形成

我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引导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广东。一是组织“共建绿色家园,共享幸福广东”等主题植树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去年6次参加植树,带动全省干部群众踊跃参与。近6年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79亿人次,植树5.82亿株。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政策,今年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每亩18元,1998至2012年,累计下达省级以上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超过80亿元,惠及人口2649.7万人。佛山市2011~2013年的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每年70元,东莞市按省、市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还给予每亩每年100元的补贴,让保护生态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三是进一步加大绿色产业的发展,2011年林业总产值3328亿元,今年上半年已达1805亿元,广大有识之士和企业家踊跃投资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四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一轮绿化广东行动,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期间,我省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林认捐认种活动,帮助贫困山区消灭荒山,增加山区农民绿色财富,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效率优先夯基础,生态建设保护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我省林业生态建设重落实、强保障、有支撑,以强有力的制度设计推动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以强化林业基层基础推动工作执行力显著提高。一是落实责任。朱小丹省长亲自与各地级以上市市长签订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责任书,每年进行考核奖惩,对完不成任务的“提醒注意”,出示“黄牌”、“红牌”警告,直至就地免职。二是强化督导。省政府建立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挂点联系制度,朱小丹省长、刘昆副省长各带头挂点联系消灭荒山和林相改造任务最重的县;省林业厅建立11位厅级领导包片、97位处级干部包县的督导制度,推动工作落实。三是依法治林。将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列为省“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严格征占用林地和林木砍伐审核审批,创新实行木材运输流动巡查。相继制定实施林地保护、封山育林、湿地管理、义务植树和森林公园管理等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政府规章,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林业地方法规体系。四是依靠科技。设立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乡土阔叶树种、油茶和珍贵树种培育等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生态建设的强力支撑作用。五是夯实基础。我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将1143个林业工作站和179个木材检查站定编8269人,全额纳入地方财政核拨,稳定了基层队伍,保障了能力建设。

今后,我们将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林业的第一位任务,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林业生态资源,努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建设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



附件:

相关稿件:
澳门威尼斯大赌场 十大博彩正规平台 在线博彩平台 威尼斯官网在线 博彩平台大全 pg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