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中国绿色时报头版
致力民生 幸福当尺标注温暖广东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温雅莉 陈尖 黎明10月1日报道

 致力民生、崇尚务实--对于众多谋求突破发展的地区来说,广东绝对具有可借鉴的示范模本价值。

近年来,扎实稳健的经济社会建设,持续攀升的居民幸福指数,都成为广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真实注脚。眼下,站在“共建共享生态优美幸福广东”的新阶段,广东用“民生”、“务实”筑起新一轮创新先行、科学发展的高地。

如果说,广东人昨日的自豪源于用青春和汗水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那么,今天他们的笑容里则更多了经济、社会、文化、绿色、生态共建共享等丰富、深邃的内涵。

 

制度创新实现兴林富民

 让广大林农富裕起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业发展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着力提高林业的整体效益,以制度创新实现兴林富民。

在产权制度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已基本完成了林权改革任务,探索出“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的具有广东特色的林改新路,明晰了山林权属,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全省农民涉林收入增加372亿元,人均涉林收入由2009年的936元增加2011年的1792元,增幅达91.4%。同时,林改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全省初步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四会、始兴等地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全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5亿元。实践证明,林改使广东集体林地成为投资收益高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在林业经营上,广东实现了分类经营的重大变革,建立健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1999年起,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开始对省级生态公益林实施效益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在2008年每亩10元的基础上,每年每亩增加2元,至2012年达到18元。全省受惠林农达到559.7万户、2649.7万人,点全省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二,为各地提供了近3.2万个就业机会。此举使得林农不仅成为生态效益的提供者,更成为受益者,进而从根本上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在管理体制上,广东进一步明确了林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规范了全国57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机构名称和级别, 并核定了人员编制。全省基本完成了基层林业体制改革,1143个林业工作站和179个木材检查站落实定员定编8269人,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核拨。郁南、仁化、遂溪等64个县(市、区)单独设置了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广州、珠海、东莞等6个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市级林业产权交易服务管理机构;四会、龙门等79个县(市、区)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服务管理机构;紫金、翁源等68个县(市、区)成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河源市加快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市属国有林场改革也在积极稳妥推进。东莞市将国有林场定性为市财政全额核拨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林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推动发展、服务大局的能力增强。

为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广东还设立了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了珍贵树种、油茶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30个项目,取得科技成果7项,选育林木新品系27个,申请专利9项,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00公顷。2011年,林业科技投入资金达4641万元,创历史新高,林业科技项目获奖创近年之最,15项林业行业和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惠民林业壮大山区经济

 森林资源是山区的最大资源,山区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近年来,广东林业产业对壮大广东山区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在突出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地位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拓展林业产业功能。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珍贵树种、经济林果、木本粮油、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利用发展迅速,森林生态旅游业等方兴未艾,全省新评定32家林业龙头企业,2011年总数达到93家。湛江晨鸣纸业70万吨纸浆项目已完成投资100亿元并正式投产,将逐步建成我国最大的造纸基地,进一步辐射带动林产企业提升整体素质。

通过积极扶持非公有制造林,全省现已建成商品林基地4010万亩,大中型林产品市场110多个。建成各级森林公园458处,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458处,总面积160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2011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76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20多亿元,带动地方经济产值近70亿元。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目前全省油茶面积160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经营利用单位近万家,年产值达到266亿元。全省建设珍贵树种示范基地30万亩,以珍贵树种为主的硬木阔叶林达926万亩。2008年启动“送珍贵树苗下乡、增农民绿色财富”活动,向5万户农民赠送珍贵树种苗木70多万株。

2011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3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7.8%,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林业已经成了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惠民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建设成果邀群众共享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近年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使广东森林生态旅游异军突起,更成为了一种寓教于游的生态文化教育“大课堂”,森林中的每棵树木、每棵小草、每只动物、每条小溪,都成了“鲜活”的生态文化教材。

通过抓好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林业科技馆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发展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广东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通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和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广东在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建立,直接惠及林区千家万户;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蓬勃开展,造福当地老百姓,带动了农民就业;送珍贵树种下乡,推动林业产业迅猛发展,更是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致富。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掀起了农村植树造林、美化人居环境的高潮,农村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而且使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普遍增强。近年来,全省不论城乡,“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更加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附件:

相关稿件:
十大菠菜台子 澳门威尼斯人博彩 太阳城娱乐平台官网 彩票平台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锦州市林业局 绥芬河市人民政府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保山市科技局 昆明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