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张育文厅长在9月14日召开的全省集体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了解掌握各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沟通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我省集体林权登记发证各项工作,省林改办在广州组织召开了集体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座谈会。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各地级以上市林业局林改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地级以上市林业局林改办负责人结合《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权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林改统计等工作汇报了各地林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陈俊光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陈俊光指出,2012年是我省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地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共发放林权证55367本;依法依规纠正错、漏登记的林权证4660本,涉及集体林地8587宗地和面积33.1万亩;林权交易机构共办理林权流转1759宗,流转面积90.5万亩,流转金额13.3亿元;全省共接待涉及林改的信访1516件,已调处1206件,调处率达到79.6%。陈俊光还指出,虽然我省集体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复查力度不够、有的地方打印出来的林权证还没有真正发到村民小组和农民手上、林权宗地信息系统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涉及林改的来信来访调处不够及时等。
最后,陈俊光强调,下一步深化林改的工作中,要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尤其要持之以恒做好集体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切实把这件落实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做扎实。
一要加大复查力度,确保林改工作质量。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审核力度,对林改过程每一宗地、每一本林权证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发出去的林权证是经得起检验的“铁证”。一方面,要尽快对林改过程中已经开展外业勘界的资料进行审核,加快进度,把审核的数据资料勾绘到新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中,以便尽快打印林权证;另一方面,要对2003年以来换发的林权证资料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再把林权资料勾绘到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中,确保每本发出去的林权证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二要加快发证进度,确保将林权证尽快发到农民手中。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要真正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既要加快林权登记发证材料的审核和林权证打印进度,又要充分利用年底农闲和农民工返乡过年等有利时机,组织签字确认,并适时把已经打印出来的林权证真正发到林权权利人的手中,切实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到全省林权发证率达到95%以上;确保自留山、承包责任山确权发证到农户,集体统一经营山林确权均股发证到户;确保集体统一经营山林所得收益70%以上均分给农民。
三要加强林改档案管理和林权信息系统建设。要高度重视林权档案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档案资料是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地承包关系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对林改档案管理的要求,对林改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归档和整理,不完整的要切实补齐补全,确保林改档案和林改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加快做好林权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林权宗地转绘、勾绘工作,加强审核和把关,以便尽快实现全省林权信息宗地“一张图”。
四要加强林权流转及交易机构的规范管理。在林改过程中,大部分县(市、区)成立了林权交易管理机构。交易机构的建立对进一步规范林地林木登记发证、流转管理、资产评估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在林改检查验收后,这些林权交易机构还没有充分运作起来,人员没有配备到位,林地林木流转与交易变更手续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等。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林权流转和交易机构的工作开展及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管,规范运作。
五要积极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各地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建立领导包案、落实责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及时指导上访人所在地的林业部门迅速组织调查处理,对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认真细致地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向上级反馈处理结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省林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