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当前,广东林业系统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重心就是要把握历史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满腔热情高度自觉地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心尽责,为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大林业保驾护航。
一、深刻认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主体作用,理应更有作为,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
(一)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林业生态省战略的重大举措。
林业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生态意识的增强,林业生态安全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林业生态省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广东的必由之路。
美丽广东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但直观而重要的反映是林业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永续利用、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提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关系到美丽广东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阶段,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只有以打造林业生态强省为抓手,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才能提升广东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才能确保欠发达地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满腔热情投身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打铁还须自身硬。”林业系统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是执行党纪国法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员,要在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加强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和执行力建设,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广东林业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一)做坚定的支持者。
纪检监察干部应当注重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白人。同时要认真学习纪检监察业务和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监督能力、执纪能力和服务水平。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要政治坚定、党性坚强,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者。都要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始终坚持原则、不辱使命。
(二)做勇敢的实践者。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作用,必然也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工作,增强谋划的前瞻性、研判的预见性、工作的针对性。要始终联系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把握共同点,将反腐倡廉工作自觉融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上新台阶。要始终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反腐倡廉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做坚强的捍卫者。
要充分认识在服务和保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纪检监察机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是确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影响发展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往往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密切相关,也与党员干部作风和执行力相连,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和能力建设不断加以解决。为此,纪检监察工作要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及时破解制约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和难题,严厉打击歪风邪气,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三、高度自觉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任务,服务保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营造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营造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从政从业环境。
(一)构筑有效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紧紧依托“大宣教”格局,积极探索有效管用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激励引导作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从业的自觉性,为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夯实思想道德基础。一是突出重点,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要继续按照省纪委的部署,围绕一个主题,结合林业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纪律教育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做到常抓常新,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二是警钟长鸣,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要严格落实和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三是拓宽渠道,开展绿色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事业单位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廉政熏陶,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二)构筑管用的制度约束防线。
要注重改革创新,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用制度管事管人。要持续抓好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针对工程建设、行政执法、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找权力运行中制约监督的薄弱环节,逐渐把涉及人、财、物的权力运行纳入“阳光作业”平台,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探寻源头预防的切入点,找准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形成有效防范腐败的制度屏障。要完善落实制度的机制,切实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不断完善保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促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三)构筑强力的监督惩处防线。
要始终把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一是要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运行过程的监管,加大对建设项目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管力度,严防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确保资金运行安全。二是要强化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督导检查。当前尤其要抓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等三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强力整治,坚决问责,促进落实。三是从严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着重查处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发展环境以及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注重政策策略,努力营造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