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东莞市召开了创建国家生态市暨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动员会议,全面部署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会议。
徐建华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力推进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要落实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构建森林公园体系、湿地保护体系、城乡绿地体系,大力推进森林景观提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美丽乡村工程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的“美丽东莞”。
会议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5%,森林蓄积量达340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75亿元。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生态景观林带全面建成,水乡生态林网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6%,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81亿元。
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工作任务分为八个方面:(一)构建森林公园体系。新建巍峨山、威远岛等一批森林公园,创建3个省级四星级森林公园,力争新增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构建湿地保护体系。编制湿地保护发展规划,鼓励建设湿地公园,完善湿地资源动态监督。(三)构建城乡绿地体系。一是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强化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建设和抚育管理,提升森林景观质量;二是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实施重点道路、河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升级改造,建立城市森林网络格局;三是森林进城围城工程。新建、改建或扩建一批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广场,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四是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一批美丽村落,鼓励村镇建设小公园、小广场。(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产评估中心,建立绿化事项审批评估制度,推动绿化管理体制改革。(五)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落实林地保护制度,强化森林防火,加强绿化执法协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六)推进林业科技化。加强生态基础和关键技术攻关,制定林业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森林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建立林业科技创新和智慧管理平台。(七)积极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批林业科普示范基地。(八)多元发展惠民林业。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打造现代木材交易中心;发展多元化特色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东莞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