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省林业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张育文强调,各级林业部门要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决策部署,以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坚守林业生态底线,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为美丽广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要着力抓好六大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建设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五大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年内全省完成森林碳汇工程建设任务250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2500公里,新建森林公园200处、湿地公园40处;每个县建设10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
二是着力健全森林资源培育机制,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探索出台国家有权对被丢荒林地予以收回并建设成生态公益林的制度,健全林业生态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林业碳汇抵减碳排放制度建设。
三是着力强化森林资源严管制度,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实施最严格的林地、森林和物种红线保护管理制度。严格守住作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公园,拯救极小种群,防止遗传资源流失,维护国家物种安全。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创新林木采伐监管方式方法,简化森林采伐审批环节,推行伐区简易设计,森林经营者对伐前、伐中、伐后自主管理。优化各类型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建立完善重要湿地修复制度,坚持不懈推进依法治林。
四是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逐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快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商品林林地林木流转,保障农民财产权、收益权。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解决山林权属纠纷,推进国有林场分类改革。
五是着力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林业。引入激励机制完善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将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森林和林地划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逐步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年内新增500万亩。在坚持以财政补偿为主的前提下,扩大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探索开征生态税。在生态公益林中探索建立饮用水水源林专属地,加大建设、保护、补偿力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源安全。
六是着力健全绿色生态考核机制,以有效的组织措施确保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对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人均森林碳汇增长率等绿色生态指标实行“硬约束”,并采取“提醒注意”、“黄牌”警告和“红牌”警告等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同时强化资金监管,确保有效使用、发挥效益。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实际工作成效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编辑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