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珠海市慈善总会白海豚保护公益基金”在珠海市慈善总会正式登记注册,该基金会由珠海市致福爱心公益协会发起成立,所捐赠项目用于白海豚保护、白海豚公益讲座、宣讲、活动展示、教育等。
中华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1997年被遴选为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国内的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在福建的厦门湾、东山湾、台湾岛的西部海域、广东的珠江口、韩江口、漠阳江口、雷州半岛东部海域、海南三亚附近海域以及广西北部湾等。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珠江口,现存有全世界资源数量最多的中华白海豚群体,数量超过2000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不断缩小,中华白海豚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中华白海豚俗称白忌、白牛、白海豚,被粤、闽、港、台、澳等地渔民誉称为“妈祖鱼”“海上大熊猫”,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鲸豚动物。珠江口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活动着资源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拥有婴年期、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全部6个世代,交配期多集中在4-9月份,具有一定的繁殖规模,它们的寿命一般在30-40岁之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9年10月,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珠江口海域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
多年来,广东高度重视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先后通过建立保护区,制订并实施相关保护计划,开展调查监测和科学研究,加强交流合作等,深入推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围绕中华白海豚救护、资源监测、巡航监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护了白海豚物种和栖息地环境,在白海豚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意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