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南方日报互动新闻栏目——《学徒》上线。这是一档有关匠心、职业的体验式短视频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记者出镜走访广东经济社会建设一线现场,在锻炼自身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以“学徒”的身份向一线劳动者学习致敬,透过一个工种、一次体验、一个人群,带大家一起感受、调研广东经济发展的火热现场。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一站,南方日报记者来到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学习体验巡山护林。穿上迷彩服、背上水壶、手拿专业刀具,记者跟着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大队中队长周水金去巡山。
山路弯弯,步履不停。不一会儿,记者就汗流浃背了。周水金不忘转身提醒记者:“春天来了,上山时要小心身边的杂草和树枝,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毒蛇。”
周水金一路健步如飞,这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了。从今年初开始,乳阳林场实行网格化管理,他要负责333公顷约5000亩林地,日常巡护路线最远的一天要走20多公里。
“我们有时要去安装野生动物红外检测仪器,上山2个小时,下山可能要三四个小时,一天就过去了。”周水金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说起周水金,队员崔军竖起大拇指:“每次出现灾情,他总是冲在第一线。”有一次,周水金凌晨带领他和另一个队员抹黑上山,在几百米高近乎垂直的山壁上扑灭复燃的山火。
每天徒步在寂寞的山路中,巡护山林,周水金坚持了10年。
这里是他的家。2008年退伍之后,周水金一直在乳阳林场工作,1987年出生的他是一名“林三代”。他的爷爷曾是林场的伐木工人,爸爸的工作则是运输木材。
“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呀?”记者问道。
“我就继续坚守在这里,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可能这就是我的使命吧,要把养育我们的这片森林更加努力地保护起来。”周水金打心里觉得,自己的工作虽然单调而平凡,但是特别有意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