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科学引导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期加强疫源疫病防控及日常消毒,防控因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引起的疾病传播,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动物学会党支部组织学会人工繁育评估专业委员会和动物疫源疫病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编写了关于加强养殖场疫源疫病防控及日常消毒措施的建议:
一、隔离检疫
1)引进野生动物:近期尽量避免向场内引进野生动物,如确需引进的,建议严格进行隔离检疫,隔离观察至少一个月,确认无病后,方可进入舍内。
2)患病野生动物:场内发现患病个体时,应立即送隔离室,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和病理检测。
二、消毒
1)保持舍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每天打扫卫生,注意通风换气。
2)加强场内的全面消毒,每天常规消毒,每周彻底消毒(包括饲槽、饮水器、场地等,连续5-7天,尤其死角处的淤泥等污物冲洗干净—晾干—冲洗消毒反复多次)。
3)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及其他所有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饲养人员进场前要进行消毒,换衣服、口罩手套等必要保护措施,至少穿雨靴过消毒池。
4)动物移出笼舍后要彻底消毒,空栏一定时间(2-3周)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并消灭病原。
三、无害化处理
1)一旦出现病或死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切不可食用或随便丢弃。
2)可选择深埋、焚化、焚烧等方法,饲料、粪便也可以发酵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防止病原扩散,涉及运输、装卸等环节要避免洒漏,对接触人员、笼具、运输装卸工具要彻底消毒。
四、其他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除养殖场相关人员外,其他一切无关人员不得出入养殖场。
2)不同区域的笼具、工具和用品不得交叉使用,不同类群的饲养人员不交叉饲养。
3)做好鼠害和虫害等的消灭及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