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至4日,省林业局副局长吴晓谋到惠州市调研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试点运行工作,对惠州市各级林业部门创新生态公益资源管理手段,完善全市生态公益林治理体系和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吴晓谋深入惠城区横沥镇基层林业站,认真察看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系统,现场询问林业站管理人员对系统运行的意见和建议,看到基层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生态公益林地块查询、补偿资金发放、生态护林员在线巡护等功能,认为系统“实用、管用、好用、常用”时表示十分满意。
据了解,惠州市于今年4月正式将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实现对生态公益林界定管理、资金管理、资源管护、业务审批、年度检查等信息化管理,可将生态公益林小班与管护信息精准落实到山头地块,实现了对生态公益林“一张图”管理。一是促进了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管理、补偿资金发放等业务的流程化管理。市、县、镇三级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快速、便捷访问森林资源数据,并设置了每一级用户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权限,实现所查即可用、所改即可查、所报即可批的目标和要求。二是提高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的效率。系统通过关联界定书、操作面积核查、引用上一年数据等智能工具,直接形成资金分配方案、公示表格及资料等,快速完成资金分配方案的上报、审核和下发等。系统还可以通过与银行发放补偿资金数据进行比对,掌握资金发放的进度,确保补偿资金准确落实到每一条行政村和每一位受益人,做到公开、透明、精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资金发放效率,并方便了林农对补偿资金发放的查询和监督。三是实现生态公益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系统按市、县(区)、乡镇、护林员分为四级用户,依据行政区和护林员的管护区,实行生态公益林管护网格化管理,实现公益林管理的分级、分块、定责、定人管理。
吴晓谋还认真听取惠州市林业局对全市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运行工作情况汇报,在惠城区自然资源局详细了解县(区)级系统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对惠州市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我省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达7212.42万亩,总量、财政总投入和绿色惠民效益都位于全国前列,系统的建成应用对生态公益林精准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晓谋强调,惠州市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应用,在运行中完善,在完善中应用。省里也要在市级系统基础上做好省级系统的开发,充分考虑其技术前瞻性、可拓展性和安全性,实现省级相关管理业务全覆盖。力争用今明两年时间建成全省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使用,争取我省生态公益林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