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挂牌督战梅州市兴宁市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省林业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化组织领导,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兴宁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新进展。
截至目前,兴宁市2019年已脱贫未退出360户、2020年剩余贫困人口75户277人,共计435户1415人已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审定退出;4个未退出相对贫困村,审定出列。全市贫困人口11168户27654人均达到脱贫标准,58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受领挂牌督战任务后,省林业局迅速成立挂牌督战工作组,下设督战工作专班,抽调原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等有扶贫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专班成员。局党组认真研究制定《省林业局挂牌督战兴宁市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并抓紧贯彻落实。
聚焦督战重点,紧盯关键环节
以指导兴宁市把抓党建强堡垒、抓产业促脱贫、抓整治促和谐作为工作重心,全方位做好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工作对接、跟踪指导、问题整改,强化产业、就业和资产性收益扶贫等帮扶措施,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解决不稳定脱贫户的返贫问题。
省林业局领导先后9次前往兴宁市开展督战和走访慰问贫困户、考察扶贫企业,其中局主要负责人率队督战3次。兴宁市委、市政府围绕督战5项内容,累计督导12个镇,走访75户271人,督导发现三保障、就业、饮水、评残等问题137宗,已全部解决。
加强上下联动,突出兴宁督战特色
第一,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今年3月份以来,省林业局通过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273.5万元,重点扶持兴宁市油茶低产林改造3万亩;组织兴宁申报2021年油茶低改任务6.2万亩,争取落实补助资金3100万元,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2020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并将募捐善款中的20万元拨付兴宁市,用于兴宁市贫困户补齐短板。依托兴宁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指导兴宁市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和油茶产业,目前兴宁市从事林下经济经营实体已发展至5000余个,辐射带动贫困人口直接间接就业近千人,全市已建成名峰、鸿利丰等千亩以上油茶基地25个(其中万亩以上油茶基地5个),全市油茶种植总面积达25万亩,产值达3亿多元,带动吸收贫困人口就业500多人。
第二,创新消费扶贫联动新模式。省林业局多次举办以“购买扶贫产品,助力消费扶贫”为主题的消费扶贫活动,组织局直属单位购买兴宁市和局定点帮扶村和扶贫产品近40余万元。兴宁市组织该市12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广东扶贫馆和东西部协作交易市场梅州馆,并成功上架企业优势主导产品。推荐28家企业(合作社)的产品上报省进行扶贫产品认定,其中有16家企业(合作社)的40个产品进入省第一批扶贫产品公示阶段。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启动网红直播消费扶贫产品,支持广州市天河区与兴宁搭建“天河.兴宁”消费扶贫平台,引导兴宁扶贫农特产品精准对接城市消费市场。
第三,合力推进党建促扶贫。指导兴宁市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省定贫困村党建指导员,积极协助关心支持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实行市镇领导干部挂钩指导党建工作、挂点省定贫困村和市委组织部领导包片督导等制度,全面有序推进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
下一步,省林业局将重点督促“四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落实,稳定帮扶政策。重点督促行业部门帮扶政策举措落实,织牢“兜底保障网”,补齐“三保障”短板;重点督促防返贫监测,健全和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并指导帮助兴宁市踏踏实实做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