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位于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北部始兴县境内,总面积754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为了加强保护区科普宣教和自然教育工作,深入推进自然教育基地的建设,保护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培育训练有素的专业自然导师团队制定符合自然教育发展、迎合当代大中小学生需求的自然教育课程。
7月18日,由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办,广东引路研旅承办的“2021年车八岭自然导师训练营”在车八岭自然学校启动。本次活动以“走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讲好车八岭的生态故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自然教育爱好者共30多人参加了开营仪式。
活动的开始,学员们观看了车八岭保护区征程40周年纪录片,让学员们对车八岭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有了一定的了解。
保护区管理局有关领导在开营仪式上介绍了车八岭“一馆二道三园四堂”科普教育体系,在生态保护中充分发挥自然教育功能,提升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希望学员们能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及特长,将美丽车八岭生态故事传播给更多的人。
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博士吴婷婷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表示学员们会努力将自己参加培训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服务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更好地向社会公众普及自然知识。
随后,学员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分别分成生物多样性考察组、自然课程设计组、生态摄影组三个小组,并就此次培训的小组任务进行了分工。
学员们积极发言,现场的气氛相当活跃。
夜幕降临,学员们迎来了今天活动中最为期待的夜观森林活动。
出发前,雄鹰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夜行的基本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如何使用夜行手电筒、紧急情况(如遇蛇)的处理等。讲解过程中,雄鹰老师将他以往带队中小学生夜行经验传授给学员们,讲述以何种方式能够更有效的与青少年群体进行沟通。
以下为生态摄影小组的学员们拍摄的夜观图。
黄冈臭蛙
在夜观活动接近尾声时,学员们发现了正在爬行的一条原矛头蝮。原矛头蝮,又名为龟壳花,俗名烙铁头、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学员们在老师的安全保护指引下,快速有序的进行了观看。
原本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观看的标本近距离的出现在眼前,今晚对所有的学员来说都是一个奇妙之夜。
车八岭自然导师训练营的第一天就在学员与老师们的欢声笑语中愉快的结束了。通过第一天丰富充实的学习,学员们互相之间有了基本的了解,建立了团队感情;通过课堂讲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的概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在充满刺激与惊喜的实地夜行中,亲身感受到了保护区生物的多样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