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26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他介绍,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郑栅洁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郑栅洁介绍,纲要提出的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4项指标提前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等5项指标快于预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分别是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报告显示,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加固,完成造林11936万亩、种草改良942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69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3.9万平方公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17.5%。
郑栅洁表示,总体上看,两年多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重大冲击,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这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