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清远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的意见》,明确“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目标之一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力争在2024年向国家成功申报。
清远市政协委员唐庆卫调研发现,民众对“创森”工作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创森”进程总体态势良好。但是,比照创建标准和人民期盼,仍存在绿化布局不够均衡、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生态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因此,今年两会,唐庆卫带来《关于高质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方位提升绿美清远品质的建议》的提案。
他在该提案中,从高位推动、创新机制、科学规划、广泛宣传、发展产业等五个方面,建议:进一步巩固市领导部署、调度,林业主管部门具体牵头,各县(市、区)层层参与、市直各有关部门重点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创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建设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整合项目建设。从出台政策层面加快开拓新的筹资渠道,拓宽民间资本参与“创森”的空间,在绿色康养、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农业观光、研学拓展等领域,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金通过工程化、基地化、专业化手段参与“创森”的建设和养护。
同时,以打造园林式城市为抓手,提升中心城区视野绿化,在清城区、清新区中心区域周边均衡打造1—2个较大型的田园综合体、植物宣教基地类项目;借鉴南岸公园模式,丰富清远一江两岸、东西两端形象展示,推动沿江西路建设,在清城区旧城联通清新区飞水的沿江区域打造西岸公园,“活化”上下廓街老城资源和鳌头塔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带动城市西部片区发展;依托临近的飞来湖公园、笔架山、太和洞、金鸡岩等打造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市民亲近自然、学生研学实践提供更优质的场所;加大交通要道、重点工程周边增绿补绿力度,在居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扮亮城市“方寸之美”。提升各县(市、区)城市公园建设品位,让每个县(市、区)都有“小县城”里的“大公园”,补齐体育设施、残疾人设施、公厕、母婴室等配套,更好突出镇域宜居特色。
还要广泛宣传,以提升民众对“创森”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为导向,广泛开展以保护森林生态、保护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宣教活动,举办主题图片展览、摄影比赛、征文比赛,加快组织“创森”示范单位建设评比。持续掀起植绿热潮,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广大市民参与认捐纪念树、公益林,整合力量打造示范带动力强的“人大林”“政协林”“双拥林”“巾帼林”。进一步拓展分级管护古树名木效能,探索古树名木主题公园、保护小区、古树街巷、古树村庄等保护新模式。
此外,发展产业,用绿惠民。持续推动储备林基地建设,优化全市森林资源和种树结构,重点培育一批大径级用材木和珍贵树种用材木。紧抓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契机,大力发展麻竹笋、茶类、食用菌等生态富民产业,在加大种植体量和拓展笋类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同时,探索丰富竹产品品类,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建设更多连片的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打造红茶、山茶、民族茶互补共进的茶产业体系;在特色食用菌和南药种植上加大技术革新,打造更多优品精品,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稳固双赢。依托部分生态条件优、资源禀赋好的镇,重点打造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康养旅游项目,逐步培养为清远新的经济增长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