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次发现野鸭,植物园负责人否认野鸭放养说法,表示飞来的候鸟野鸭在此“安居乐业”生活了半年。除了野鸭外,工作人员还在植物园靠近火炉山公园地块,发现了锦鸡、松鼠、野兔等野生动物。
12只野鸭悠闲觅食
平静的“龙洞琪林”最近来了一群“稀客”,有12只禽鸟在此觅食。它们群居活动,不时将头钻进水中觅食。从外观上看,体型与我们常见的家鸭类似,不过其中5只头上带有绿色,又与常见的家鸭不同。看到这群动物,游客们惊呼,有游客还误以为是鸳鸯呢。当人们不断聚集起来,指指点点评说一番,这群“家伙”越发警惕起来,远远游离岸边。“这群野鸭开始很怕看到人类”,植物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刚开始,这群野鸭很警惕,只要有人稍微靠近它们,它们就迅速飞离现场。后来,看到我们工作人员及游客没有恶意,才慢慢胆子大了起来。”
从“过客”发展为“定居”
是否真的是野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负责人说,“虽然我们不是搞动物研究,在广州难见野鸭群,但是野鸭是比较常见的候鸟,我们在野外科研活动中,经常能够碰到。”
至于何时发现野鸭?该负责人说,“今年开始,我们发现野鸭来到后园区后,就不离开了。野鸭踪迹分布游客较少的火炉山水库、园区人工湖。
“野鸭到植物园定居,说明我们植物园生态已经好起来了,”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魏平说,这是近年来,广州市区首次发现野鸭踪迹,已引起科研部门关注。
据了解,华南植物园借助院省市三方共建的机会,将园内的湿地范围从6万平方米左右扩大到12万平方米。而且,随着园内水系改造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龙洞琪淋”周边的水域景色美不胜收,整个园林的生态环境与园林景观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华南植物园渐渐成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生态植物园。
野鸭
大致分为麻鸭、河鸭、潜鸭、栖鸭、秋沙鸭和硬尾鸭等几个主要类群。其中河鸭中的绿头鸭,不仅野外数量很多、分布范围很广,而且被公认为是家鸭的共同祖先。绿头鸭的体形和羽色同家鸭非常相似,体长为50~62厘米,体重为910~1300克。绿头鸭在我国北部繁殖,越冬在黄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