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森林防火“四化”建设,形成了指挥管理信息化、扑救队伍专业化、防火装备机械化、防火阻隔生物化的森林防火体系,森林火灾防范、扑救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市仅发生森林火灾3宗,过火面积38.6公顷,发生率1次/10万公顷,没有造成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森林防火取得历年来最好效果。
抓管理建设,实现指挥管理信息化
一是建成森林检测预警系统。应用目前世界先进的“3S”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建成了集林火实时监控、火险预测预报、指挥扑救辅助决策、灾后损失评估等于一体的森林防火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卫星信号全天候监控森林火点情况,发现火情会自动启动应急程序,即时通知工作人员并触发报警器;同时,能够精确展现火场及附近地形地貌。据测算,该系统建成后,山火预测预报时效提高了7倍,精确度提高了10倍,森林防火主动性大幅度增强。二是完善无线通讯网络。配置了无线对讲机近300部,车载台、全球定位仪、数字电台、大功率基地台等无线电通信装备一批,全市林区无线电通讯通信死角、盲区基本消除,确保了山火扑救期间指挥通讯畅通。
抓队伍建设,实现消防队伍专业化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了14支市属森林消防队伍,其中专业队伍6支,半专业队伍8支,分布于全市有林地的九个区(县级市)、四个市属林场和白云山,实行属地准军事化管理,执行严格的作息、值班、训练制度;此外,武警8730部队官兵还组建了2支森林消防机动支队。目前广州地区16支森林消防军、警、民联防体系。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森林防火专业知识和扑救技能培训,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强化队员掌握扑火机具功能,熟识山林地貌。三是开展实战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防火实战和专项技能演练,提高队伍应变、自救和协同作战能力。
抓装备建设,实现扑救装备机械化
为提高森林防火扑救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年来该市大力提高森林防火装备的机械化水平。2004-2006年,市财政拨出专款600万元,购置了罐装消防水车、高压水泵等装备,下发至各区、县级市;同时,各区、县级市也等集配套资金,加快装备机械化建设,实现了“人工扑火”向“以水灭火”的转变。目前,全市共有消防指挥车10台、罐装消防水车24台、高压水泵138台、油锯139台、流溪河水库消防船一艘及风力灭火机等一批。森林防火装备实现机械化后,森林防火扑救能力大幅度提高,在 2004年底的一场森林火灾中,近千人近6个小时未能扑灭的山火,50多名扑火队员使用机械化装备1个小时就压制了火源。
抓防火林带建设,实现防火阻隔生物化
精选具有防火作用的优良树种,种植不少于15米的防火林带,分布于林缘、山脊线以及军事要地、油库、粮库等重点区域周边,将大面积森林分隔成若干小区,同时将村庄、道路、农田等分隔开来,一旦发生火情,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生物防火林带2632公里,面积3948公顷,形成了完整、闭合、全覆盖的林火阻隔网络。(广州市防火办) 附件:
抓管理建设,实现指挥管理信息化
一是建成森林检测预警系统。应用目前世界先进的“3S”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建成了集林火实时监控、火险预测预报、指挥扑救辅助决策、灾后损失评估等于一体的森林防火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卫星信号全天候监控森林火点情况,发现火情会自动启动应急程序,即时通知工作人员并触发报警器;同时,能够精确展现火场及附近地形地貌。据测算,该系统建成后,山火预测预报时效提高了7倍,精确度提高了10倍,森林防火主动性大幅度增强。二是完善无线通讯网络。配置了无线对讲机近300部,车载台、全球定位仪、数字电台、大功率基地台等无线电通信装备一批,全市林区无线电通讯通信死角、盲区基本消除,确保了山火扑救期间指挥通讯畅通。
抓队伍建设,实现消防队伍专业化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了14支市属森林消防队伍,其中专业队伍6支,半专业队伍8支,分布于全市有林地的九个区(县级市)、四个市属林场和白云山,实行属地准军事化管理,执行严格的作息、值班、训练制度;此外,武警8730部队官兵还组建了2支森林消防机动支队。目前广州地区16支森林消防军、警、民联防体系。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森林防火专业知识和扑救技能培训,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强化队员掌握扑火机具功能,熟识山林地貌。三是开展实战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防火实战和专项技能演练,提高队伍应变、自救和协同作战能力。
抓装备建设,实现扑救装备机械化
为提高森林防火扑救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年来该市大力提高森林防火装备的机械化水平。2004-2006年,市财政拨出专款600万元,购置了罐装消防水车、高压水泵等装备,下发至各区、县级市;同时,各区、县级市也等集配套资金,加快装备机械化建设,实现了“人工扑火”向“以水灭火”的转变。目前,全市共有消防指挥车10台、罐装消防水车24台、高压水泵138台、油锯139台、流溪河水库消防船一艘及风力灭火机等一批。森林防火装备实现机械化后,森林防火扑救能力大幅度提高,在 2004年底的一场森林火灾中,近千人近6个小时未能扑灭的山火,50多名扑火队员使用机械化装备1个小时就压制了火源。
抓防火林带建设,实现防火阻隔生物化
精选具有防火作用的优良树种,种植不少于15米的防火林带,分布于林缘、山脊线以及军事要地、油库、粮库等重点区域周边,将大面积森林分隔成若干小区,同时将村庄、道路、农田等分隔开来,一旦发生火情,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生物防火林带2632公里,面积3948公顷,形成了完整、闭合、全覆盖的林火阻隔网络。(广州市防火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