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扑火队为“火”而生
信宜市集体林地面积有309万亩,占茂名全市林地的36%,森林覆盖率达66.8%,活立木总蓄积量1154万立方米,是广东和茂名的林业大市(县)之一。随着森林植皮的增厚,农事等野外用火的增加,森林防火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确保对林火“看得见,管得住,灭得快”,信宜市在2003年从群众当中选出身手较为敏捷的10名队员,组成了这支半专业化的森林消防大队。为了进一步提高队伍专业水平,信宜市林业部门从2004年起改变管理手法,改善队员们的待遇,加强队员的专业扑火训练和提高扑火装备配置,使森林消防大队从原来的10人增加到40人,成为我市目前唯一一支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
加强演练应对火情
而平日没有火情发生时,队员们便会接受一系列的专业训练。除了每周一到周五的常规训练外,每月还要不定时地到安全的森林里进行扑火演练。在每次的演练中,队员们都像对待真正的火情一样,带着风力灭火机、耐高温绝缘拖把、镰刀、点火器、油锯、割灌机和水枪等灭火装备,冲到灭火第一线,与烈火奋战到底。从而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扑火经验和极强的战斗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出关键的作用。
几天前,他们又来到远离信宜市区的山岭开始扑火演练。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身穿全套防火服的森林消防队员,在一处长满极易燃烧的山草中点起火后,火苗在风力的帮助下,迅速向四周蔓延,窜起了3米多高的烈焰。火势的迅猛,山火的可怕,让记者大为吃惊。但队员们非常镇定,大家分工合作,有的用风力灭火机控制火势蔓延,有的用耐高温绝缘拖把灭火,有的则用镰刀开出隔火带……。在大家的努力下,10多分钟便把近百平方米的山火救熄了。虽然,队员们的脸上和身上都蒙上了一层灰,但他们胜利的笑容依然那么灿烂。
扑救高州“1·5”山火的英雄
在本月5日傍晚,高州市新垌镇和云潭镇的山区交界处发生山火,火场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三官山,是我市近年来较大的一次山火。此次山火处于高山黄草岭,火线长、风力大、火势猛,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给扑救带来极大的困难。火场一带植被虽然以黄草为主,但不及时扑灭将危及我市东北部生态屏障数万亩森林的安全,同时对附近牛车坪村和一个国有林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信宜市森林消防大队接到茂名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达的支援任务后,连夜通知扑火队员迅速集结,在凌晨3时乘车出发,到达新垌镇便马不停蹄地摸黑赶赴火场前线,徒步负重爬山长达3个多小时。于6日上午9时左右,到达海拔1200多米的火场一线。当时,队员们已累得筋疲力尽,大家克服饥、渴等困难,立即分析、研究火情,科学制定灭火方案,迅速投入到扑火战斗。队员们仅用了4个小时开通了一条长约1公里的火路,将山火阻隔扑灭。保护了森林资源,出色完满地完成山火扑救任务。这次扑救,充分表现出他们是一支反应迅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扑火队。同时,茂名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也高度赞扬信宜森林消防专业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专业消防队。
努力得到肯定更坚定勇士的决心
一位加入森林消防队3年多的陈队员告诉记者,让他最难忘的一次任务,就是信宜市和罗定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发生山火,他们从晚上8时开始负重爬山,一直爬到凌晨3时才爬到半山腰,让他们个个都累坏了,所幸任务还是胜利完成。在这几年里,他们不时要半夜爬起来去执勤。有时还会发生队员被山火轻微灼伤脸部和颈部皮肤的情况,而他也曾在一次扑火中,被山上滚落的一块比拳头大的石头砸中头部,所幸石头不大,否则后果难以想像。在救火过程中遇到的危险还不只这些,但他们都坚强地走过来了,一路上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和辛劳。在信宜市森林消防指挥部里,一面记载着消防英雄功绩的锦旗高挂在墙上。那是高州市人民政府在“1·5”山火被扑灭后,专程为森林消防勇士送来的,上面写着“英勇善战降火魔森林卫士建和谐”,以简单的一句话,对消防队员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更坚定了消防队员保卫森林的决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