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惠州市林业局获悉,惠州市目前已经完成了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水源涵养林(简称水源林)50.35万亩建设,其中成效最显著的是西枝江上游的白盆珠水库库区等处水源林的建设,使大片裸露的荒山变成林地,原来比较单一的针叶林变成了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而成的森林,从而提高了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护能力。
东江惠州段两边荒山已经基本完成改造
据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朱廷华介绍,我市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早在1994年就启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2272.4万元,完成西枝江水源林27.93万亩建设。
2000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东江水资源保护的议案》要求:通过10年综合治理,使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水平。营造东江水源林工程作为该议案的一部分,朱廷华介绍说,东江水源林工程是从2001年开始启动的,经过多年建设,东江惠州段两边的荒山已经基本完成改造,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3763万元,完成水源林22.42万亩建设,目前主要工作是改造疏残林,实现改造与提高林分质量相结合的目标。
朱廷华说,随着绿色生态惠州建设的深入,我市对水源林的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强调以荷树、红椎、阴香、樟树、三角枫、台湾相思、乌桕、黎蒴等乡土树种为主的阔叶林取代原来的针叶林,以提高水源涵养的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目前,东江水源林工程建设由有关县(区)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除大亚湾区外,每个县(区)都有任务。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分别由惠东县、惠阳区、惠城区完成。每年任务由省、市下达,2007年省下达给我市的东江水源林建设的任务是改造1.192万亩东江流域的疏残林,我市已全部如期完成。
在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中,惠东县作为东江水源地,在全市各县(区)中林业用地面积最大,达372.3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35%。据该县县长胡建斌介绍,今年惠东县财政将投入1000万元,建设绿色生态惠东和创建林业生态县,其中不少资金用于西枝江水源林整治。据统计,该县涉及西枝江水源林的山区镇有高潭、宝口、白盆珠、安墩4个镇,面积128万亩。去年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完成种植面积1.5万多亩,造林成活率98%,幼树长势良好。
由于白盆珠水库库区是我市暴雨区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地偏贫瘠,惠东县林业局通过科学营林,在乡土树种与引进优良树种相结合的情况下,在每个树穴放足林木专用肥,营造出了混交林。目前,白盆珠水库库区已变得郁郁葱葱,库区中混交林的比重加大,白盆珠水库水质达到准一级饮用水标准。
东江景观林带去年种植苗木42万株
记者在惠城区汝湖、横沥等镇看到,东江沿岸多是阔叶林,林中有荷木、樟树、火力楠、相思、黎蒴等10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据惠城区林业局局长雷名武介绍,2006年~2007年,惠城区完成5000亩东江、西枝江惠城区流域水源林乡土阔叶树的种植,在这些阔叶林中建设了专门的黎蒴示范基地,打造出建设绿色生态惠城亮点工程。
根据《东江(惠州-博罗段)两岸景观林带规划设计方案》,在惠博沿江公路两旁的火烧迹地上,我市将东江水源林同时建设成东江景观林。从2007年3月开始,市林业局和有关县(区)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了景观林带的建设。2007年,东江景观林带年度造林任务是0.6万亩,已全面完成,种植苗木42万株,其中花色树种苗木6万株,乡土阔叶树苗木36万株。
新增水源林建设重点在白盆珠水库库区
在建设绿色生态惠州过程中,我市提出了“五个100”的新构想。即:100个高标准森林公园建设工程,100万亩阔叶林造林示范工程,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100平方公里水源林建设工程,100公里路树改造工程,100万亩桉树、残次林改造工程。
朱廷华告诉记者,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100平方公里水源林建设工程是在目前已经完成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水源林50.35万亩的基础上,在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新增100平方公里水源涵养林。他分析说,新增水源林的建设重点还是白盆珠水库库区。
附件:
东江惠州段两边荒山已经基本完成改造
据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朱廷华介绍,我市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早在1994年就启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2272.4万元,完成西枝江水源林27.93万亩建设。
2000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东江水资源保护的议案》要求:通过10年综合治理,使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水平。营造东江水源林工程作为该议案的一部分,朱廷华介绍说,东江水源林工程是从2001年开始启动的,经过多年建设,东江惠州段两边的荒山已经基本完成改造,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3763万元,完成水源林22.42万亩建设,目前主要工作是改造疏残林,实现改造与提高林分质量相结合的目标。
朱廷华说,随着绿色生态惠州建设的深入,我市对水源林的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强调以荷树、红椎、阴香、樟树、三角枫、台湾相思、乌桕、黎蒴等乡土树种为主的阔叶林取代原来的针叶林,以提高水源涵养的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目前,东江水源林工程建设由有关县(区)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除大亚湾区外,每个县(区)都有任务。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分别由惠东县、惠阳区、惠城区完成。每年任务由省、市下达,2007年省下达给我市的东江水源林建设的任务是改造1.192万亩东江流域的疏残林,我市已全部如期完成。
在西枝江水源林整治工程中,惠东县作为东江水源地,在全市各县(区)中林业用地面积最大,达372.3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35%。据该县县长胡建斌介绍,今年惠东县财政将投入1000万元,建设绿色生态惠东和创建林业生态县,其中不少资金用于西枝江水源林整治。据统计,该县涉及西枝江水源林的山区镇有高潭、宝口、白盆珠、安墩4个镇,面积128万亩。去年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完成种植面积1.5万多亩,造林成活率98%,幼树长势良好。
由于白盆珠水库库区是我市暴雨区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地偏贫瘠,惠东县林业局通过科学营林,在乡土树种与引进优良树种相结合的情况下,在每个树穴放足林木专用肥,营造出了混交林。目前,白盆珠水库库区已变得郁郁葱葱,库区中混交林的比重加大,白盆珠水库水质达到准一级饮用水标准。
东江景观林带去年种植苗木42万株
记者在惠城区汝湖、横沥等镇看到,东江沿岸多是阔叶林,林中有荷木、樟树、火力楠、相思、黎蒴等10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据惠城区林业局局长雷名武介绍,2006年~2007年,惠城区完成5000亩东江、西枝江惠城区流域水源林乡土阔叶树的种植,在这些阔叶林中建设了专门的黎蒴示范基地,打造出建设绿色生态惠城亮点工程。
根据《东江(惠州-博罗段)两岸景观林带规划设计方案》,在惠博沿江公路两旁的火烧迹地上,我市将东江水源林同时建设成东江景观林。从2007年3月开始,市林业局和有关县(区)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了景观林带的建设。2007年,东江景观林带年度造林任务是0.6万亩,已全面完成,种植苗木42万株,其中花色树种苗木6万株,乡土阔叶树苗木36万株。
新增水源林建设重点在白盆珠水库库区
在建设绿色生态惠州过程中,我市提出了“五个100”的新构想。即:100个高标准森林公园建设工程,100万亩阔叶林造林示范工程,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100平方公里水源林建设工程,100公里路树改造工程,100万亩桉树、残次林改造工程。
朱廷华告诉记者,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100平方公里水源林建设工程是在目前已经完成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水源林50.35万亩的基础上,在东江、西枝江惠州流域,新增100平方公里水源涵养林。他分析说,新增水源林的建设重点还是白盆珠水库库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