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江门]退围还林建立红树林防护体系

  红树林不仅是海上绿色屏障,维护着生态的平衡,更是沿海地区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线。今年春节前后,台山市连续出现罕见的寒冷灾害性天气,致使500亩红树林死亡,死亡树种有木榄、红海榄、海桑等品种,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灾后,台山市林业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复产,针对受害冻死的红树林,计划补种秋茄、白骨壤、无瓣海桑等树种。全国人大代表、海宴华侨农场党委副书记伍锦棠对台山市沿海地区红树林的生存状态非常关注,他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递交了《关于实施退围还林迅速在沿海地区建立红树林防护体系的建议》的议案,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目前,“实施退围还林,建立红树林防护体系”已成为台山市今后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价值 红树林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据介绍,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个难得的珍稀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纬25度到北纬25度的海湾和出海口的滩涂上。我国只有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5省的沿海地区有分布。
  红树林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专家都形象地把红树林湿地比喻为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其主要功能有六个方面:
  一、具有防浪、消浪、护堤的作用。红树林俗称“浪树”,其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牢固地扎根于海滩淤泥上,形成一道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是天然的海岸防护林带,有效地防止风浪冲击海岸河堤,保护农田和村庄。
  二、可以提高渔业产量。红树林是海生鱼、虾、蟹的栖息地、繁衍地和食物来源地。据海南岛曲口试验场统计,红树林茂密时,鱼虾捕获量为破坏后的16倍,发展红树林可以提高渔业产量。
  三、净化海水的作用。红树林能吸纳大量的氮、磷、钾、钠、钙等元素,可以将污水中的典型有害藻类“包陷”致死,从而降解污染,净化海水,减少赤潮的发生。
  四、调节海洋气候的作用。红树林及其湿地环境对调节海洋气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造陆的作用。红树林根系发达,能固结土壤,促进淤泥沉积,不断扩大滩涂和陆地面积。
  六、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红树林是鸟类的乐园,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红树林婀娜多姿,与候鸟、林下海生动物、潮汐的变化和蓝天、海洋、白云,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自然景观,令人神往。
  过去 围垦造田红树林面积锐减
  据了解,红树林是沿海地区天然的保护神,我国沿海地区历来都靠红树林防浪护堤,保护农田和村庄,抵御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海洋养殖业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各地存在大面积砍伐红树林,圈取红树林湿地搞养殖业等行为,致使红树林湿地面积急剧下降。
  据悉,台山市有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其中泥岸167.83公里,出海口比较多,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滩涂面积大。据20世纪60年代的地图测算,台山市有红树林面积6.1万亩,红树林大多数是高大乔木,成片集中分布多,生长茂盛,生态效益好,一直以来起着防浪护堤的作用,但是,由于受20世纪70年代末“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不少红树林地变成田地,遭到人为破坏;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不少人圈取红树林湿地搞养殖,造成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据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业调查规划院调查统计,台山市1998年红树林面积只有5492亩,而且质量较差,生态防护效能低下,其状况令人心痛。
  红树林面积的锐减,对台山市沿海农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如2003年7号台风“伊布都”横扫该市,没有红树林庇护的地方,海浪长驱直入,海水在15分钟便入侵沿海部分圩镇村庄,冲溃堤坝8.1万米,冲破咸围1000多个,16个乡镇6.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9亿元,而红树林生长50米宽以上的地方,堤坝都完好无缺。此外,红树林面积的减少致使台山近年来渔类减少,渔产量下降;养殖产量不高,利润下降。
  出路 政府出资实施退围还林是关键
  据了解,2004年台山开展红树林造林试点工程,建立了红树林育苗场20亩,成功引种海桑10亩。2005年,全面启动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程,在广海镇建立红树林中心苗圃场200亩,设计年出圃苗木200万株,当年繁育苗木63万株,完成造林400亩。2006年,实施红树林造林工程,成功造林2550亩,总投资125万元,其中国家出资100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今年,国家已同意台山市建设红树林湿地恢复和营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8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7万元、地方配套536万元,建设规模13377亩。计划2008年完成工程的作业设计工作,争取2009年动工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伍锦棠认为,台山167公里的泥岸,原来靠6万多亩红树林保护,现在只有1万多亩,但是台山市几乎没有红树林宜林地再增加红树林面积了。目前影响红树林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红树林用地问题。其实,红树林是自然繁衍能力很强的一种植物,有了宜林地,红树林很快就能自然生长起来。由于人们上世纪过度占用红树林宜林地,造成红树林无法自然繁衍与生长,要靠人工在次宜林地上造林,难度很大。他建议政府部门充分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深刻教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出发,在没有红树林的滩涂,由政府出资实施退围还林,种植红树林,迅速在沿海地区建立红树林防护体系。
  台山市林业部门表示,今后,台山市将把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民造福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来抓,认真编制实施方案,落实红树林用地,加快种苗基地建设,加强技术研究,落实经费,全面恢复和发展红树林。
  未来 2010年红树林有林地面积有望达到29520亩
  据介绍,台山市红树林温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产权不明晰、多头管理、生产部门盲目开发利用、法规不完善等。为此,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在1999年审议通过《台山市红树林保护管理规定》,按照“严格保护,积极恢复”的原则,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保护红树林重要性的宣传,每年还开展保护红树林专题宣传5次以上;二是利用毁林案件等反面教材进行宣传;三是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宣传。除及时报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红树林的情况外,还积极地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报台山市红树林和滩涂的情况,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政府提建议、提案的方式,向各级政府宣传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重要性,如2005年和2006年,台山市的全国人大代表黄洁贞就连续两年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建议。通过多方位的宣传,目前,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干部群众对保护红树林认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台山市建立了镇海湾红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按照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和滩涂进行严格保护,从而使该市的红树林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有效地遏止了破坏红树林的违法行为。
  此外,为进一步保护红树林,1999年3月,台山邀请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红树林专家对该市的红树林和宜林滩涂进行全面调查,并向专家请教有关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对策。2004年又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台山市沿海红树林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总体规划(2005-2010年)》(草案)。根据《红树林总体规划》(草案),至2010年,台山市的红树林有林地面积有望达到29520亩,争取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半水平。 
  附件:

相关稿件:
太阳城娱乐城官方网站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韦德体育官网 澳门线上赌博 澳门新葡京博彩 中文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