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些人可能不解,广州已经连续拿下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五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有必要获得这个荣誉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城市文明,不仅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还包含生态文明。生态好坏,是一座城市宜居与否的重要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造福你我他、荫及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充足的底气。举目全国,有山有水的特大城市罕见;环顾四周,青山绿水俯拾皆是的大都会不多,而广州——这座举世闻名的花城,就拥有白云山、珠江水。依据天然优势,广州通过“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已初步实现“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目标。广州人不能忽视近5年来新建和改造的33个绿化广场、55个城市公园、56条河道绿化带,以及立体绿化的105座立交桥、人行天桥;司机们对机场高速、广园快速路两旁的满目葱茏更不会陌生。目前广州森林绿化率达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1平方米,开门见绿已是不争的事实。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民直接受益。位于城市中心的3.3万亩“北肺”——白云山、越秀山,以及1.8万亩的“南肺”——海珠生态公园,是天然大氧吧,让无数市民尽情休闲,令各地游客流连忘返;微波荡漾的珠江,因两岸绿树红花而让人心旷神怡。基本建成的白云帽峰山、番禺大夫山、天河火炉山、黄埔龙头山、增城蕉石岭、从化流溪河等17个森林公园,让有福的广州人不需远游,就能放松身心。
在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广州是第一个。现在的广州底气十足。广州不仅通过近5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全部达到或超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18项量化评价指标,而且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环境出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市民对宜居城市的新要求,增强广大市民对共有家园的认同感、归宿感和幸福感。生态文明,造福你我他。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