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不断的林带,葱葱笼茏。林带旁的禾苗如嬉春的女子,恣意舞动她们嫩绿的衣裳。著名画家关山月画就的名画“绿色长城”就是以这里的景色为题材。近几年来,电白县大力防沙治沙,开展生态建设种植防护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日益优化的生态环境令沿海一带的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去年底,电白县被正式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今年初,电白县正式启动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规划,到2010年,电白将实现示范区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
电白县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范围位于电白县南部滨海地区,南部以海岸高潮水线为界,东部与阳西交界,西部与电白县水东镇相邻,北部以阳江至湛江公路为界,总面积18133公顷。包括电白县博贺、电城、岭门等3镇的43个行政村。2003—2007年,电白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共投入建设资金11720万元,完成各类造林21.2万亩。目前沿海防风固沙林面积2986.3公顷。在大林带的保护下,电白沿海有6万多亩农田摆脱了风沙威胁,被风沙埋没的4000多亩农田全部复耕,还通过平整沙地扩大耕地面积6500多亩。农业生产从薯类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农作物种类不断增加,水稻产量由造林前的亩均70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
电白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从根本上改善沿海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该县于1954年至1956年就在沿海沙化地区建起了我国第一条沿海防护林带——博贺林带。1971年著名画家关山月以“博贺林带”为题材,画就了名画“绿色长城”,由此电白防风固沙林带闻名全国。50年来,电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开展沿海沙化地区防沙治沙,曾被评为“全国治沙模范县”。目前,电白县沿海近10万亩沙化地区已得到有效治理。去年11月,国家林业局将电白列为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我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唯一一个国家级示范区。从今年开始,电白县将正式启动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探索新经验。目前,在示范区的林带正蓬勃生长,绿色的树木与大海、农田浑然成一体,犹如一幅彩色的风景画。据介绍,示范区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治理、技术模式、产业开发、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生态文化等六个方面。其中产业开发主要包括经济林、经济作物、农作物、林下作物和水产养殖等。充分利用电白滨海沙区的水、沙、光、热、生物资源,在林带内部引种珍贵树种,在主林带背面利用网络状副林带,建成花生、芋头、芦笋等经济作物培育基地,柑桔、橙子、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基地,鱼、虾等海水养殖基地,以及度假休闲基地。
根据电白县国家级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目标,从今年到2010年为巩固完善阶段目标,通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在防沙治沙建设成果,优化治沙模式,强化科技进步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探索沙漠治理从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到2010年,实现示范区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生态功能稳定,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示范区农民收水平、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2011年到2015年为效益提升阶段目标,实现示范区达到全面治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又上一个台阶,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参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示范区内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电白林业)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