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走进了位于惠东县吉隆镇的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坐上小船,随着海水潮起潮落,只见两旁红树林郁郁葱葱,远处望去,犹如浮动在云海之间的一片绿色森林,与碧海、蓝天、白鹭构成一幅静谧祥和的自然生态画卷。据介绍,目前保护区红树林面积达543.33公顷。
素有“海底森林”美誉的红树林是一种独有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地球上最丰富及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环境中海岸食物链的基层,是多种动物,尤其是雀鸟和水中动物觅食、繁殖及栖息的地方。红树林能防风固沙,又能净化重金属、残余农药、生活和养殖污水,还能有效防止赤潮发生。
保护区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据惠东县林业局有关人员介绍,惠东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规划建设总面积已经由最初建立时的533.33公顷扩至1049.8公顷,主要分布在该县的稔山、铁涌以及吉隆盐洲地区部分近海滩涂。经调查,保护区内的土壤主要为滨海盐土和浅海淤泥,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红树林生长。目前,保护区有原生态红树林面积196.66公顷,人工种植面积346.67公顷。
“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决定了其物种具有多样性,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惠东县林业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使湿地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树种多样,主要有白骨壤、海漆、桐花书、海芒果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黑脸琵鹭、白琵鹭、黄嘴白鹭、海鸬鹚、小青脚鹬、白额雁等。加强湿地保护,对于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
保护区引进孟加拉无瓣海桑树种
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力度,县林业部门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县林业部门就专门聘请了专职护林员6人,对红树林保护区实行全天候巡护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解决,对新造的红树林实行围网保护,及时清理海藻,防止其缠绕红树林幼树。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对在保护区内挖虾池,在红树林内挖沙虫、贝壳、捉蟹,以及毁林造地、毁林建鱼池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确保红树林健康成长。
红树林保护和发展工作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惠东县林业部门在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和省林科院的精心指导下,对该县沿海滩涂进行实地调查和规划,实行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战略,坚持本地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造林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了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惠东县林业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营林措施上,他们针对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确保造林成效。如近年来引进的孟加拉无瓣海桑树种成活率70%,现树高达3米至4米,生长良好;采取在竹箩筐上填泥植苗的办法进行造林,以改变立地条件,确保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5年人工培植红树林面积310公顷
5年多来,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445万元,培育红树苗265万株,完成人工培植红树林面积310公顷,补植套种面积36.67公顷,现有红树林面积543.33公顷。通过人工种植和实施保护措施,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对于减缓径流量、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以及防浪固岸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红树林的生态功能逐步显现。
附件:
素有“海底森林”美誉的红树林是一种独有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地球上最丰富及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环境中海岸食物链的基层,是多种动物,尤其是雀鸟和水中动物觅食、繁殖及栖息的地方。红树林能防风固沙,又能净化重金属、残余农药、生活和养殖污水,还能有效防止赤潮发生。
保护区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据惠东县林业局有关人员介绍,惠东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规划建设总面积已经由最初建立时的533.33公顷扩至1049.8公顷,主要分布在该县的稔山、铁涌以及吉隆盐洲地区部分近海滩涂。经调查,保护区内的土壤主要为滨海盐土和浅海淤泥,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红树林生长。目前,保护区有原生态红树林面积196.66公顷,人工种植面积346.67公顷。
“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决定了其物种具有多样性,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惠东县林业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使湿地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树种多样,主要有白骨壤、海漆、桐花书、海芒果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黑脸琵鹭、白琵鹭、黄嘴白鹭、海鸬鹚、小青脚鹬、白额雁等。加强湿地保护,对于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
保护区引进孟加拉无瓣海桑树种
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力度,县林业部门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县林业部门就专门聘请了专职护林员6人,对红树林保护区实行全天候巡护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解决,对新造的红树林实行围网保护,及时清理海藻,防止其缠绕红树林幼树。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对在保护区内挖虾池,在红树林内挖沙虫、贝壳、捉蟹,以及毁林造地、毁林建鱼池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确保红树林健康成长。
红树林保护和发展工作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惠东县林业部门在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和省林科院的精心指导下,对该县沿海滩涂进行实地调查和规划,实行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战略,坚持本地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造林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了蟹洲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惠东县林业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营林措施上,他们针对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确保造林成效。如近年来引进的孟加拉无瓣海桑树种成活率70%,现树高达3米至4米,生长良好;采取在竹箩筐上填泥植苗的办法进行造林,以改变立地条件,确保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5年人工培植红树林面积310公顷
5年多来,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445万元,培育红树苗265万株,完成人工培植红树林面积310公顷,补植套种面积36.67公顷,现有红树林面积543.33公顷。通过人工种植和实施保护措施,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对于减缓径流量、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以及防浪固岸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红树林的生态功能逐步显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