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作为全市试点,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整治关闭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行动。目前,该县51家木材加工企业全部自行关闭,整个过程仅用了2个多月。当地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和扶持原木材加工企业转产,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该县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为全市整治关闭木材加工企业、保护森林资源、构筑生态屏障工作打开了良好局面,在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毗邻福建省永定县的大埔县,拥有林业生态优势,木材加工业也有一定的地位,但存在着加工厂点过多、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只有从源头上打击滥砍盗伐、非法运输木材等违法活动,才能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更好地实施“生态梅州”战略。为切实打好“整治关闭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这场硬仗,今年3月份以来,该县迅速成立了由林业、公安、国土等部门组成的整治关闭木材经营加工企业领导小组,明确了21个与企业挂钩的责任单位,全面掌握全县51家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企业情况,逐一建档分四个阶段进行整治关闭,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为解决林业站、木检站等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把160多位从业人员工资全部列入县财政统发,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林养人”的局面。
需关闭企业的企业主对政策不理解,产生抵触情绪,是整治过程中的难点。据此,大埔县林业局抽调60人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到各企业,做细、做足、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为鼓励企业主积极配合政府整治关闭行动,该县制订出台了分10个类型奖励标准的奖励政策,对在限期前自行关闭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茶阳镇6家企业没有签订承诺书,该县分管领导带领林业局有关人员到茶阳现场办公;个别企业老板身体不适,县领导带着医生前往看望;企业转产困难,工作组协助寻找新的门路。该县领导和工作组的真诚赢得了业主的支持,该县所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全部实现了自行关闭。
为尽量减少关闭企业主的损失,该县有关部门积极扶持企业转业、转产,如今大部分企业明确了新的经营思路,一些企业已转产成功。茶阳镇一家锯木厂转变了经营方式,主营包山育林,服务林业生态建设。为规范木材经营、加强市场管理,该县将重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并提高准入门槛、采取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木材加工经营权,规范木材经营加工市场管理,为“绿色崛起”构筑良好生态屏障。(梅州林业)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