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河源]九连林区40多年无森林火灾

  连平县内莞镇九连林区连续40多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成为全市林区护林防火的成功范例。
  内莞镇九连林区原为九连林业公社,2003年并入内莞,包括蕉坪、桃坪、大水和高湖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000多人,林业收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该林区为纯林区,林地面积1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6%。长期以来,九连林区积极探索林地经营管护好路子,特别是在有效预防山火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群防群控措施,确保了林区40多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明晰产权,村民自觉防火
  多年来,九连林区坚持“三个着力”,充分依靠群众,全力构建林区坚固“防火墙”。首先是着力明晰产权。从1953年开始,九连林区就开始积极探索分山到户的经营模式,分别在1953年、1962年、1982—1986年进行了3次分山确权。明晰产权后,对以林为生的村民而言,山火的发生就是财产的损失和衣食的无着落。因此,护林防火成为村民们生产生活的一种常态。这是九连林区40多年无森林火灾的关键所在。其次是着力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培训、课堂教育、广播宣传、警示标语以及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火知识宣传,特别对入山生产作业人员、外来游客、中小学生以及痴、呆、傻人员进行重点教育管理,使“林区管护,防火第一”的思想家喻户晓。第三是着力制度管护。九连林区注重抓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护林和防火。多年来,该林区先后建立完善了 《防火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野外用火管理制度》、《森林火警(灾)报告制度》、《森林火情处置制度》、《镇村防火责任制》、《村民防火公约》等,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相济的制度网络。同时,镇、村、组、户四级,自上而下每年签订责任书,为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抓好三个建设,提高防火水平
  在队伍建设方面,九连林区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护林中队、专职护林员、联防工作队和应急分队五支队伍,形成“管—护—防”护林防火网络。同时,每年还聘请消防队员,采取防火指挥、地形利用、人员自救和扑火演练的方式,对护林防火工作队员的业务技能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护林防火队伍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为护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生物防火工程建设方面,近年来,内莞镇大力实施纯松林改造,疏伐原有老、弱、病、残的松木,套种荷木等不易发生山火的阔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防火屏障,有效提高了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在森林消防设施建设方面,内莞镇投入资金,不断充实森林消防装备物资,购置了一批扑火器械,这些基础设施装备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建立三个机制,做到群防群控
  首先是建立属地管理机制。按照 “谁管辖、谁负责”和“谁管理、谁负责”的权责划分原则,九连林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一年签订一份责任状。在林区范围内大力推行“镇长、村长、组长、家长、学校校长”五长负责制和“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家长包孩子、教师包学生、护林站(检查站)包进山人员”的六包责任制,构筑了上下一条线、工作一体化、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平台。其次是建立防火预警机制。加强重点时段监控。要求管护人员重点加强对“秋冬耕种”、“清明”、“春节”等重点时段的监控,并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护;加强对重点地段的防控预警。严禁在山边、田边烧草木灰、烧禾秆,全镇规定凡是烧草木灰、烧禾秆必须集中在远离山林的房屋门前,并要有专人看守;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对象的监护。多年来九连林区对林边经营人员,痴、呆、傻、儿童、孤寡人员都严格落实了监护人。第三是建立相互策应机制。该县防火指挥部在林区周边各镇之间、镇村之间、部门之间签订联防协议,构筑联防新平台,建立起预防内火烧出、外火烧入的相互策应机制。(源林) 附件:

相关稿件:
博彩網站 伟德体育(中国)官网 各大菠菜网 博彩平台 PG电子 博彩平台网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