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近日召开全市道路绿化工作会议,提出今后选择道路绿化树将以适应本地生长的常绿阔叶树为主。副市长邓志广要求有关部门主动规划和指导各镇街做好道路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存在轻视道路绿化配套现象
据了解,目前东莞市国、省、县道公路里程910公里,扣除桥梁等不可绿化里程后,已绿化里程达99%。107国道大岭山段、松山湖大道等已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仍有部分镇街及村委会存在“重道路建设、轻绿化配套”的思想,出现只见路面不见绿线,道路两旁光秃秃的,大大影响了城市形象。
名贵树木不一定适合本地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全市道路绿化树过多选用落叶乔木,每到冬天树枝变黄脱落,绿化效果不理想。另外部分路段一味追求选用名贵树种,没有考虑其耐生性和适应性,把热带作物在亚热带地区种植,造成植物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抗寒力差的树种容易枯萎死亡,从而使绿化效果大打折扣。2008年冰冻灾害使我市道路绿化树木大面积冻伤、冻死。
道路绿化标准年内出台
为解决这些问题,市绿化委员会建议我市道路绿化选用常绿阔叶树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辅之以花灌木实行立体绿化,如人面子、桃花心、尖叶杜英、扁桃、秋枫、海南红豆盆架子、樟树,或多年种植确认为适宜生长的树木,如水乡的大叶榕、丘陵的朴树、凤凰木等。有关部门表示,市政府已批准市交通局牵头制定了东莞市道路绿化标准和树木品种方案,该方案年内可以出台。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