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南澳乡土树种———中华楠在南澳县的大力繁育和推广造林,原本四季常绿的南澳岛不久后将呈现春红秋黄、艳丽多彩的山林景观,海岛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补充,届时市民无需北上,就可以进岛欣赏漫山黄叶的醉人秋色。
据了解,中华楠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珍稀楠木中较高级的一种长寿大乔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优良、树姿优美、花芽嫩叶艳丽多彩等特点。它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南澳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春天的中华楠花芽嫩叶呈艳红色,到了秋天整株树叶则变为泛黄色,是一种具有明显季相的珍贵乡土树种。因此,大力繁育中华楠,不论是园林景观用树,还是荒山造林绿化,都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南澳县林业部门已在主岛后花园、后兰、黄花山等地发现了大片中华楠天然群落,天然次生林分布面积达3000多亩,有的地方天然幼林连绵分布面积超过千亩;全县天然成年楠逾百株,百龄以上的楠树5株,每株高度都在10米以上,最老一株胸围达1.8米,形成奇特的植物景观。
据悉,近年南澳县以海岛中华楠天然群落为依托,采用就地采种育苗、低海拔培苗和无性繁殖等形式,多层次进行中华楠繁育,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100万株。目前,南澳中华楠正努力推广到全省各地,争取每个县营造50至100亩楠木示范林。此外,南澳县也已成功推广中华楠造林面积达3000亩,今年7月推广造林面积将超过10000亩。有关专家表示,随着中华楠的大面积推广,在不久的将来,南澳县山林将呈现春红秋黄的缤纷景观,成为海岛丰富旅游资源的又一个亮点。(汕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