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林场的伐木工人不伐木,改做公园导游了,就像农民不种田,洗脚上岸变市民一样。东莞正在对其所属的国营林场实施体制改革。因为远离城市喧嚣的林场将从此变成东莞城市的一部分。东莞将因此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化的格局。
这场改制也许是国有林场改革以来牺牲最小的一次:将不会有一个人被辞退。最受益的是那些工资长期不能发全的林场工人们。
4月29日上午,东莞林业局副局长陈坚奔向大岭山国营林场。一个事关大岭山林场未来的会议等着他主持。
从虎门北栅口的公路下来,又车行近20分钟,才进入大岭山林场的边界。然而这里与外界的城镇相似,也是工厂与商铺林立。只是显得偏僻而已。
半山腰上,大岭山林场老旧朴素的办公室里。72岁的李金华、65岁的江子彬、63岁的黎容根等老人和林场干部在会议室里等待改变命运的时刻。
陈坚开了个小会,退休干部有份参加。会上他传达的消息是,大岭山林场将再一次改制。几天前东莞决定,国营大岭山林场、大屏障林场和清溪林场并入相应的森林公园管理处统一管理。其中,市国营大岭山林场、大屏障林场分别并入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大屏障森林公园管理处。而市国营清溪林场的基础上,将重新组建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管理处。
有人质疑这是东莞国营林场自主经营时代终结。“国营林场的性质是国务院决定的,我们怎么会终结。”陈坚说。事实上,改制后,东莞国营林场的牌子还在。只是林场与森林公园将只使用一套人马。
那这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陈坚想要给大岭山林场干部职工捎去的回应。
会后,几名退休老职工分外高兴,脸上洋溢红光。他们心里似乎没有顾虑了。因为这场改制也许是国营林场改革牺牲最小的一次:将不会有一个人被辞退,收益反而增加。
这座120多人的大岭山林场就有90多名是退休职工。但陈坚说,这次改制,他们将是最得益的一群人。他们的退休工资将全部改由市财政支付。这意味着每月的退休金比以前提高60%。
以前要靠东莞国有林场自己为所有职工搞好福利有点困难。退休工人们每月只能拿在职工资者的80%。
“东莞林场工人为东莞城市化和绿化做了贡献,我们这么做是对其贡献的一种回报和补偿。”陈坚对着林场的干部和员工说。
几位老人甚为激动。国营林场体制改革在广东许多地方的模式不一样。老场长李金华大笑说:“我们还有什么苛求,韶关等地的改革,就是给职工一次性一笔钱,人就走了。我们呢,政府养起来,太知足了。”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