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抓住目前普降春雨、适宜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积极开展迹地更新、林分改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竹蝗防治等工作,全面推进林业惠民生态工程建设。
一、抓好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和绿化水平。
全县造林任务为34450亩,目前超额完成造林37192亩,占年任务的107%,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一是以植树节为契机,及早部署、及早规划、及早行动,迅速掀起春季造林高潮。二是严把种子、种苗、种植质量关,做好监督、检查、验收工作。三是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林农推广种植檀香、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建立长、中、短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调整林种布局,全面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二、狠抓林分改造工作,提高生态功能等级。
一是抓好省级林分改造工程。省级林分改造任务3450亩,目前全面完成。采用套种方法造林,以带宽1.5米横向通带,打穴规格50×50×40cm,每亩造林60株,造林树种为樟树、红椎、荷木、藜索。通过套种,提高森林蓄水、保土能力,提高生态功能等级。工程总投资134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99万元。工程实行招投标,引入有一定造林资质的专业队,实行专业造林、专业管理,以确保造林成效。
二是抓好竹低产林改造工作。全县现有竹林108万亩,其中低产竹林34万亩,占竹林面积的32%。去年,林业部门在排沙镇扶罗村进行同类型改造试验,改造后竹子年产量由559公斤/亩,提高到1170公斤/亩,增长了109%。今年落实了两个竹低改示范点,面积810亩,其中:排沙镇扶罗村寺坑204亩,宾亨镇吉峎606亩,投资6.08万元。改造采用民间称“起大泥”方法,由林农投工为主,林业部门适当经济扶持。
三是抓好竹低效生态林套种红花油茶的景观林建设工作。在绥江两岸建设了两个示范点,面积500亩,其中:排沙镇扶罗300亩,宾亨镇带洞200亩,投资11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进行套种改造,不影响原有植被和危及原有森林生态,因红花油茶是较好的生态树种,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工程是解决林农主动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灵活有效措施,也是我县森林生态游的示范点。
三、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省林业局下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任务40公里、80公顷(带宽20米),县按80公里、80公顷(带宽10米)任务下达到镇,县林业局与各镇林业站签订了责任书,目前已完成防火林带建设任务。本项目总投资146.5万元,其中省市财政投入87.9万元。
四、加强竹蝗防治工作,全力维护竹乡生态。
主要采取动员群众上山采挖竹蝗卵块,现金收购,并集中销毁的工作措施。全县投入69.16万元共收购竹蝗卵块13831市斤。竹蝗出土时间为4月9日,目前已转上药物防治阶段(防治药物林业局免费提供给林农),将竹蝗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竹乡生态安全。(广宁县林业局 陈敏燕)
附件:
相关稿件: